国家社科基金“晋唐间的中华意识与中华再造研究”中期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15-02-27浏览次数:6

  

123日上午,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晋唐间的中华意识与中华再造研究”中期沙龙在闵行校区人文沙龙举行。历史系黄爱梅副教授、王应宪副教授、校办汪海老师、档案馆吴雯老师及课题参与人、历史系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沙龙。课题主持人历史学系李磊首先介绍了课题资料收集、整理的进展,介绍课题已发表的成果概要。随后课题主持人作了题为《误读帝国:<三国遗事>所见新罗对唐朝的记忆与想象》的课题成果汇报。

课题主持人从唐代与新罗对于“中华”概念的不同认知入手,指出周边族群的中华意识与唐朝的中华意识或许并不在一个语境中。之后,他又以《三国遗事》为主要文本依据,通过新罗对于它与唐交往的记述,指出新罗对于与唐朝的交往存在着政治化理解的倾向,并常常“误读”唐朝的意图。故而,新罗对唐朝的记忆有着诸多的暴戾之气,诸如坑杀唐军之类。这些因想象构建的记忆,反映了新罗对抗性的心态。另一方面,在唐朝面前,新罗又有着小国、弱国的意识,新罗君臣常常从本国内政的语境中误读唐朝的意图。新罗的误读,往往是伴随着唐朝国力变化而有所不同。唐朝国内的政治变动常常以新罗君臣误读的方式影响其内政。

随后,王应宪、黄爱梅、吴雯等老师首先认可课题组的研究进展,然后分别就报告内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们均认为对《三国遗事》的编撰史、文本性质还需要深入探讨,才能在意识层面展开研究。来自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方向的硕博士生沈国光、王兴振、丁忱、陈兵等同学也针对文章提出了个人的理解,如提供金石资料的补正、文本的校释;除了以国家间关系理解唐与新罗关系外、还当以社会伦理君父关系予以理解。课题主持人表示这些意见表示感谢,认为这些真知灼见对于课题研究的推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