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0日下午,台湾世新大学讲座教授曾永义先生做客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在闵行校区人文楼5号楼一楼学术沙龙大厅做了题为“诗歌的音乐美”的主题讲座。讲座由思勉高研院院长、中文系教授谭帆先生主持,中文系李舜华教授、刘晓军副教授等参加。
本次讲座曾先生首先指出“诗歌”为中国历代韵文学,含口号、歌谣、杂曲、辞赋、诗赞、诗、词、曲、说唱、戏曲等,而以戏曲为其极致。“音乐美”体现在“声情词情的相得益彰”。“声情”为“语言旋律”,有人工与自然之别;“词情”为语言所蕴涵的意义情境。其归结则在“歌乐的融合”。歌乐的内涵及其建构完成的元素,可分为作家运用语言所创作的各种歌词形式和音乐家运用音符和乐器伴奏所创作的各种乐曲形式两大部份。
而后曾先生认为将“戏曲歌乐”完成的“唱腔”,实由歌者将一己音色之质性融入腔调之语言旋律,再凭借个人口法之修为,行腔运转其高低、长短、强弱、顿挫、力度,并对歌词意义情境思想之感染力同时融会而传达于所唱出的歌声之中,亦即以歌者唱腔之“声情”来诠释文学词句之“词情”。
围绕相关主题进行串讲期间,曾永义先生博闻广识的学术修养使其在讲座过程当中不断举例说明。例如曾先生以李商隐《锦瑟》诗篇为例,从题目的含义、诗句的读法、诗歌的韵律、诗情的内涵等多个角度探讨分析,循循善诱、引人入胜。更有吟唱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多篇诗词,举例说明。
讲座结束之后,谭帆教授与李舜华教授分别作了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