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7日下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曹新宇教授在闵行校区资环大楼554会议室做了题为“How does neighborhood design affect life satisfaction? Evidence from Twin Cities”的学术报告,并讲授了如何撰写和发表SSCI论文。报告由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斌栋教授主持。
曹新宇教授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获统计系硕士和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博士学位,荣获美国交通规划和政策方向最杰出博士论文奖。研究兴趣包括建成环境和交通行为的关系,电信技术对交通行为的影响,以及低碳城市。过去十年间,在SCI和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55篇。据谷歌学术统计,他的H指数是24。他同时是美国交通运输学会(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学术委员会的委员,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副编委,六个期刊的客座编辑。现在担任国际中国规划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a Planning)主席。
规划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建设一个便捷、公平、健康、高效、有吸引力的地区,从而提高人类的福祉和社区的财富。因此居民生活满意度是一项对规划效果检验的重要指标,之前的文章多探讨了生活满意度和不同视角自变量的关系,如居住、工作、教育等。缺少从建成环境视角的考虑,而建成环境则关系到居民的活动场所,从而影响生活满意度;此外,规划也是通过决定建成环境来影响居民生活满意度,因此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相应研究。
讲座中,曹新宇教授首先回顾了先前文献的不足即:以往建成环境与生活满意度的研究侧重于概念层面的讨论,有限的实证研究缺乏理论基础并大多只关注环境要素的影响。接下来指出文章将Campbell的理论模型应用到明州双城的数据中探讨客观建成环境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机理。最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证明了某些建成环境要素(如土地利用混合度)对生活满意度同时具有正向和负向的影响。尽管高密度和死胡同道路设计都不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但后者的影响要远大于前者。因此,规划师应该限制死胡同道路设计。
此外,曹新宇教授从题目、关键词、摘要、引言、文章综述及结论等方面介绍了撰写SSCI论文的方法,要重点突出写作目的、文章贡献及结论意义,并注重中西方不同思维模式从而提升文章的逻辑性。
最后,孙斌栋教授对报告会做了简要总结,并由衷感谢曹新宇教授的精彩报告及各位的热情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