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在我校举行

发布时间:2017-01-05浏览次数:18

  

1217日,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在我校科学会堂举行。2004年首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成功举办,12年后论坛再次回到华师大。论坛聚焦当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倡导“平等对话、求同存异、敢于质疑”的学术精神,为职业教育中青年学者提供“自由交流、思想交锋”的平台,吸引了大批职教中青年学者、研究生和媒体代表,参会人数从首届40余人增加到430余人,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33所高校、38所职业院校和10家教育期刊、媒体。

论坛在历届回顾短片中拉开帷幕,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发起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石伟平教授主持开幕式,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教授致欢迎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占山出席并致辞。

本次论坛主题是“面向2030:职业教育的愿景与变革”,与会代表通过主题发言和自由论坛,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在研究视角选取、研究方法应用等方面都有较大提升。

11个主题发言分别是: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特聘教授郭玉贵的“培育中产阶级的有效途径:美国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五种培养模式”,从美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特点切入,介绍副学士学位、中等教育后证书、行业资格证书、现代学徒制、职场培训等五种培养模式,并提出应从根本上铲除歧视技术工人应有的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制度障碍。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匡瑛副教授的“职业精神的内涵与构成研究:基于四个专业对应岗位的实证分析”,在对四个专业对应岗位职业精神的调研基础上,以旅游专业为例解释该专业职业精神构成的五个一级维度和二十一个二级维度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提出后续研究应扩大专业类型、探索学校环境中各专业职业精神的培育路径。

中原工学院学报编辑部陆俊杰副教授的“制造业服务化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影响”,以对制造业服务化的理解为抓手,提出了制造业与服务业谁占主导、制造业服务化能否真正促进经济增长这两个争议,强调职业教育不仅需要考虑面向作为整体的服务业的发展,而且需要在制造业服务化视角上进行更多拓展。

江苏理工学院崔景贵教授的“为积极而教:现代职教的理念与行动”,秉持“现代职业教育要让每一个人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一理念,提出应把握积极心理学的优势视角,坚定现代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建构积极职业教育的实践范式,使职业教育成为“为人成人、助人立人的教育”。

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李梦卿教授的“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十届回顾与思考:思想•创新•发展”,在回顾中青年职教论坛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论坛的发起与导向、研究主题、学术影响和论坛成效,总结“增进交流、服务发展”,“问题意识、关注热点”,“思想交锋、推动创新”等特点,并建议论坛在未来发展中健全机制、走向国际。

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李俊副教授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关键制度要素分析——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认为应关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中对其“成本—收益”的考量,并分析了我国校企合作的困境,提出了突破困境的诸多途径。其中,利益代理机制、不完全劳动力市场机制、清晰且受各方接受的职业教育标准是关键制度要素。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谢元海的“试论现代乡村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从分析乡村职业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具体形式入手,针对乡村职业教育的问题及乡村社会的基本诉求,提出了乡村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即培育具有乡土情怀的乡土人才、重构具有乡土气息的乡村生态。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朱俊的“产权秩序与治理效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变迁史的回顾”,以产权秩序与治理效率为切入点,回顾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近四十年的变迁,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行业割据与管理体制改革、市场机制与支付体系形成、技能增值与校企合作组织、组织创新与校企合作制度创新。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教师研究院张洪华副教授的“我国中职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的省份及区域比较研究”,介绍了中职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的维度与指标,通过问卷调查比较了不同省份、不同区域的中职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现状,并据此提出加大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投入力度、东部地区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等建议。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现代职教研究所吕红教授的“重庆市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改革实践探索”,从凝练研究成果、建立工作机制、组织分级培训、加强过程监控、扩大试点成效这五个部分介绍了重庆市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的改革实践,强调构建“多元立体”评价模式,以综合评价方式进行价值判断、促进增值,最终促进学生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周瑛仪博士的“职业教育的质量与公平——基于中德职业能力测评结果的比较分析”,认为职业能力测评主要依据职业效度,利用COMET项目尝试构建的职业能力大规模测评方案,分析比较了中德职业能力差异,并从家庭、企业、学校等不同层面阐释了原因。

主题发言后,参会者与发言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会场气氛热烈。

17日晚间,“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的特色议程“研究生沙龙”在文科大楼举行,依据主题设置“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体系完善与职业教育的形态演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与教师”3个分会场,9位博士研究生和15位硕士研究生进行主题发言,并由特邀导师代表和媒体代表进行点评。

闭幕式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会长李祖平,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钱景舫老教授总结致辞,他们高度评价本次论坛,并对中青年学者和研究生的成长、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提出殷切企盼。

最后,石伟平教授进行论坛总结,他表示本次论坛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术“新人”,研究问题更加聚焦,实证研究更加深入,自由论坛更具开放性和针对性。他希望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能对提高职业教育研究质量、推动改革实践产生持续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