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6日,大夏讲坛第159讲暨“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研究生国际暑期学校课程之一于闵行校区第二教学楼113教室顺利举行,美国纽约大学社会工作学院院长林恩·维代卡(Lynn Videka)教授作了题为“美国儿童福利的发展”的学术报告。前来聆听讲座的既有经过严格选拔、来自世界各地近40所高校的100多名国际暑期学校的研究生学员,也有慕名前来旁听的我校其他院系的学生。本次大夏讲坛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兼华东师范大学—纽约大学社会发展联合研究中心中方主任文军教授主持,美国纽约大学社会工作学院社会工作硕士上海项目部主任兼华东师范大学—纽约大学社会发展联合研究中心美方主任韩文瑞教授点评。
大夏讲坛是我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校级最高学术论坛,其邀请的学者是公认的国内外知名学者,举办的报告也是国际最前沿的学术话题。维代卡教授是美国纽约大学社会工作学院院长、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杰出贡献教授、美国社会工作院长董事联合会主席、社会工作发展研究所所长、社会工作与研究协会副主席。她的研究兴趣主要为生活危机及残疾中的朋辈帮助模型、社会工作实践的效用,以及敏感人群家庭生活与精神健康的相互作用。担任美国纽约大学社会工作学院院长以来,维代卡教授致力于推进临床社会工作实践,以促进社会正义、维护人类多样性为己任,积极参与地方与全球社区工作,在国际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学界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社会福利一直是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领域最为重要的议题之一,既是发达国家致力补充和完善的社会政策,也是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致力解决和提升的重要问题。儿童福利更是社会福利领域的重中之重。因此,此次大夏讲坛的议题既是国际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界的前沿课题,也是各个国家普遍面对的现实问题。
维代卡教授首先从美国儿童福利政策的定义、美国价值观与儿童福利的历史入手,介绍了美国儿童福利政策的历史背景,指出美国儿童福利政策具有美国价值观的文化渊源。维代卡教授随后援引美国Annie E. Casey基金会的最新报告,以大量的图表数据直观呈现了当前美国总体和各州的儿童福利基本现状,发现美国的儿童状况深受美国财富差距的影响,并且与保健服务的使用权和教育的社会不平等相关。接下来,她从美国主要的儿童福利计划、儿童保护服务、寄养与收养、预防与家庭保护服务四个维度为分别详细论述了美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她的研究发现,美国联邦儿童福利政策具有双重作用,联邦政策为各州设置了标准要求以及政策模式,并为儿童福利服务提供财政支持,各州则建立了自己的法律和服务体系并管理由联邦资助的计划。维代卡教授同时清晰梳理了儿童虐待的分类及其定义、美国儿童保护服务制度的路径、寄养和收养的途径。维代卡教授最后反思了当代美国儿童福利中出现的教育不平等、服务领域狭窄等若干问题,并富有洞见地指出了,美国的儿童福利制度是典型的与家庭对抗的制度,儿童福利的实施与美国社会存在长期价值冲突。
维代卡教授在本场大夏讲坛的精彩演讲,结合美国最新的实证调查数据,极具学术性与洞察力,资料翔实、引人入胜,非常具有学术启发性和现实前瞻性。韩文瑞教授在点评中从当代中国的儿童福利制度进入,讨论了儿童福利制度的“中国经验”,并与美国的儿童福利制度进行了简明而深入的比较,以期在学术讨论的同时,使得中美两国的儿童福利制度得以各取所长、互相借鉴。
本场大夏讲坛预留有充裕的双向互动时间,整场讲座过程中,学员们始终兴趣不减、认真思考,并积极参与了与文军教授、维代卡教授和韩文瑞教授的讨论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