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哲社版学报推出“世界性百家争鸣与中国哲学自信”专卷

发布时间:2016-08-12浏览次数:9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以纪念哲学家冯契先生百年诞辰活动为契机,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冯契哲学文献整理与思想研究”为依托,以“世界性百家争鸣与中国哲学自信”为主题,推出了研究专卷。本期(2016年第3期)专卷设有“冯契与古今中西之争”、“会通与创新”、“从知识到智慧”、“哲学、科学与逻辑”、“德性与境界”、“比较视域中的儒家伦理”、“对话桑德尔”等栏目,作者队伍中不仅包括一批国内知名学者,而且包括了美国的桑德尔(Michael Sandel)、安乐哲(Roger T.AMES)、成中英等国际著名学术人物以及来自中东欧国家的青年学者。因此本期专卷不仅集中了近期研究冯契与当代中国哲学的部分重要学术成果,而且也较好地体现了冯契先生所倡导的通过参与“世界性百家争鸣”而确立“中国哲学自信”的学术发展路向。

冯契先生是中国现代哲学名家。他早年在清华大学求学时期参加“一二九运动”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北方部”,后赴山西抗战前线参加革命工作,并在延安“鲁艺”学习期间随贺龙领导的八路军一二零师转战华北。在西南联大求学时期,冯契师从金岳霖、冯友兰、汤用彤等研习哲学,在中国哲学会会刊《哲学评论》上发表《智慧》一文,形成了其哲学思想的雏形。其后,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学术耕耘和思想跋涉,特别是基于对“文革”的深刻反省,冯契在其晚年建构完成了“智慧说”哲学体系。其代表性学术作品“哲学史两种”(《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智慧说三篇”(《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逻辑思维的辩证法》、《人的自由和真善美》)以及他主编的《哲学大词典》等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同时,冯契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他提出的“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名言以及出版的相关理论读物受到广泛关注。毛泽东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向身边的干部推荐冯契的《怎样认识世界》一书(参见毛泽东1960年致林克信,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毛泽东书信集》第573页)。

本期专卷通过汇聚中外学者对冯契思想和冯契学派研究的成果,不仅有助于中国哲学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而且从学术期刊自身建设的角度看,有如下特点:一是体现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成果与重点资助期刊建设的有机结合,可以达到相互促进和“双赢”的效果。二是体现了学术期刊在学术发展中的“综合功能”,即不仅传播学术,而且引导和组织学术研究,围绕主题整合学者和学术成果,达到“规模效应”。三是体现了综合性学术期刊实现一定程度的“专业性”发展的探索,围绕重要学术人物、学派和重大问题组织专卷和专栏,可以弥补以高校学报为代表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内容安排“拼盘化”以及“杂而不强”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