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社会发展学院文军教授与博士生何威合作论文“灾区重建过程中的社会记忆修复与重构——以上海鲁甸地震灾区社会工作增能服务为例”在《社会学研究》2016年第2期发表。该篇论文基于我院文军教授率领上海社会工作服务队前往鲁甸地震灾区进行社会工作救援服务的实践经验和学术思考,是文军教授继“灾害社会工作的实践与反思——以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社工整合服务为例”(文军、吴越菲,《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9期)后的又一力作。
文章认为,在灾区重建过程中,社会记忆的修复和重构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使受灾民众尽早走出灾害阴影,而运用专业社会工作增能方法对灾区社会记忆修复和重构的实质在于对社区原生和内生力量的增能。文章以上海社会工作服务队在云南鲁甸地震灾区进行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为例,探究了专业社会工作的增能方法介入到灾区社会记忆修复和重构的可能性。同时通过针对灾区民众个体心理、人际关系、社区组织和社会文化等不同层面的项目化服务运作,分析了其对灾区社会记忆修复与重构的影响,并以此进一步探讨社会工作增能服务介入灾区重建的路径及其发展前景。
社会记忆有其延续的一面,也有其不断变化的一面。与一般的社会变迁方式相比,灾害带来的社会记忆变化会更加明显和剧烈,乃至会打破社会记忆的累积性特征,使灾区社会记忆空间面临重新建构的挑战。文章从社会记忆的独特视角,认为社会工作者对于灾区社会记忆的介入和理念的培育并不是要改变原有的习惯和记忆,而是要在“情境中”让“人”达到灾后的最佳状态,从而达成完整意义上的灾区重建目标。对社会记忆的增能其实是在对产生社会记忆的原生和内生能力的增能,提升原生村落社区的内生力量,促进当地居民对原有生活习俗和社会秩序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养成。
文章指出,社会工作在灾区社会重建过程中,需要将灾区重建作为一种社会体系的重建,一种文化重建,一种作为主体人的重建。社会工作需要以“参与式”介入代替“帮助式”介入,从而来探索灾区一种新的社会记忆的建构过程。通过增能服务的方法将以陪伴、互助、成长为宗旨的社会工作专业理念注入到灾区社会记忆当中,无疑能够为灾区居民重建家园增添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