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政治发展中许多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有价值和理念,还需要有新的技术手段,这就使得新媒体成为党和政府提升执政能力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新媒体对传统的舆论有了很大的挑战,对传统的政治观念、政治行为以及政治制度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于无形中建构起新型的政治文化。”10月9日,华东师范大学著名学者、国际冷战史研究专家沈志华教授在“新媒体时代的政治生态与执政方式”理论研讨会上如是直言。
这场在华东师大闵行校区举行的学术会议由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党的执政能力方向)主办,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华东政法大学公民社会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共同承办。来自北京、上海、江苏、福建、江西等多地的40余位学者出席会议,诸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和社会观察出发,围绕当代中国的政治生态、现状评估、执政方式等多重视角展开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讨论。
研讨会上,围绕如何辩证地看待新媒体的政治功能与社会功能,与会学者展开了充分的学术讨论。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系郝宇青教授指出,政治与环境历来都有密切的关系,柏拉图、孟德斯鸠以及我国古代的商鞅都有过相关论述;技术与环境的变迁有很大的相关性,当前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重新塑造国家、政党、社会、民众之间的关系;在新媒体技术赋权下,权威政治日益转变为“去魅”的日常政治,党的执政方式应作出适当转变,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上海社会科学院胡健研究员认为通过历史考察可以看出历史环境的变迁会推动执政方式的变化,借助新媒体,极个别人的怨恨心理或不满情绪可以得到释缓,政府也可以未雨绸缪,不至于把小事变成大事,减少突发事件爆发的可能,新媒体在某种意义上给党和政府的治理理念和施政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长期在《探索与争鸣》杂志社担任主编对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极为敏感而富有洞察力的上海市社联秦维宪研究员指出,新媒体可以而且应该成为探讨合法性的新载体。新媒体的裂变特征能够产生几何级数式增长的能量,正潜在地影响中国政治的进程并改变着我们当下的政治生态,当前新媒体已然成为网络政治的重要推手。
前些年极为兴盛而如今仍旧在发挥影响的微博,以及现在成为社交媒体新宠的微信等新传播形式,也成为与会学者讨论的话题焦点。华东师范大学解超教授认为,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全新信息传播媒体,为民众拓宽了政治活动的空间和渠道,成为开展各种政治活动、实现人民参政议政的有效途径,日渐深入地改变着政治生态环境。加强党在新媒体时代的执政能力建设,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起到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孔凡军教授认为,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继续延用旧有的社会管理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一是微博为公众参政、议政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渠道;二是微博也极大拓展了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渠道。华东师范大学周尚文教授认为,在经历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新媒体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力愈加凸显;当前新媒体已经日益成为推动政府改革的便利工具以及民众反腐的新形式。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侯玉花研究员认为,近年来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个醒目现象就是网络新媒体政治的迅速发展,新媒体成为影响和引导网络舆情的重要手段。为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和视频化趋势,传统媒体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等新应用新业态,以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发展。
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也成为研讨会上另一个重要的讨论话题,众学者都对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献计献策,提出了很多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也在理论上进行了深刻反思。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杨建党副教授认为,在新媒体时代,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共意”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定位上,突破传统意识形态诠释,创新意识形态建设新范畴。其次,在观念上,将新媒体话语主导权作为国家最重要软实力之一来建设。其三,在方式上,以法治来贯彻意识形态建设的全过程。最后,在结构上,搭建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建设的“对接平台”,使新媒体成为意识形态建设创新的“活水之源”。
新媒体时代,执政党应该如何改善宣传方式才能达到将主导性的政治价值传播给普通民众的效果,这也成为学者们关心的话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蒲国良教授认为,在新媒体时代,执政党面对着更加复杂的内外形势,面临更多的内外风险,必须高度重视,妥善应对。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陆钢教授认为,大数据时代的决策调研在数据采集的规模、广度以及速度方面都是前所未有的,“一带一路”是使用大数据决策模拟的理想领域,大数据决策预警系统在专家的协助下,结合历史数据和国家正常形态的数据,以建立可以参照的国家健康形态的指标体系。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王建民教授指出,新媒体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法律保障。只有坚持依法执政,推进新媒体依法有序运用,才能为新媒体发展提供保障。因此要依法治网,一方面尽快完善相关法律,
另一方面要对一些网络违法行为进行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