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社科项目“走出‘结构’的迷思: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及其当代价值”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14-01-09浏览次数:17

1010日,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走出‘结构’的迷思: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及其当代价值”中期沙龙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举行。沙龙由项目负责人社科部杜玉华副教授主持。上海市委宣传部李明灿研究员、上海市委党校王公龙教授、复旦大学吴立波教授、廖圣清教授、徐蓉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郑华副教授、李学尧副教授、同济大学金瑶梅副教授、上海财经大学葛伟军副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张晓东副教授、孙淑敏副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李俊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赵银亮副教授、上海大学赵士林副教授、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叶青副研究员等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沙龙。

项目负责人杜玉华副教授首先向各位学者介绍了本项目选题的由来、研究框架、方法以及立项以来的研究进展情况。社会结构理论是马克思解开“历史之谜”,开创社会理论研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建构,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结构研究领域的结晶。在把资本主义作为典型社会形态进行“人体解剖”时,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及其变迁的普遍规律。项目立项以来,本项目主要从实践、空间、时间三个维度分析了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参加沙龙的学者从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等不同学科出发,对本项目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金瑶梅建议对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理论渊源和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孙淑敏和李俊认为应该加强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对当前中国社会结构的影响与指导意义方面的研究。吴立波则提出如何运用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中政治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指导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经过此次学术沙龙,本项目组在以后的研究中将进一步关注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对于当前中国社会建设的指导作用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