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长三角人类学共同体新锐论坛”在我校举行

发布时间:2015-02-16浏览次数:28

 

 

19日上午,第三届“长三角人类学共同体新锐论坛”在我校闵行校区思勉人文艺术沙龙举行。此次论坛延续之前两届论坛的形式,共有来自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约九十位师生参与了此次论坛,20位优秀青年学人报告了研究论文,南京大学范可、杨德睿、褚建芳教授,复旦大学纳日碧力戈、潘天舒教授,浙江大学阮云星教授,上海大学张亦农、张佩国教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王富文、黄剑波教授等知名学者进行评议。

本次论坛共有六个议题。第一个议题为族群认同与国家构建,三位发言人分别分享了各自在新疆以及博茨瓦纳的田野调查和思考。其中,现场评议的纳日碧力戈老师认为来自复旦大学的毛颖辉老师做内亚的研究非常不容易,并且通过新媒体的方式研究民族关系非常新颖。张亦农老师则认为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朱志燕老师和来自浙江大学非洲研究院的徐薇老师的研究有着可以继续深入挖掘的潜力。第二个议题是“发展”话语与都市研究。现场评议的潘天舒老师和黄剑波老师与来自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的董绍春老师分享了动物行为学的视野,并对来自南京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的傅琦和宋寒昱同学的研究给出了赞赏和建议,现场的许多其他师生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

第三个议题是乡村与移民研究。现场评议的阮云星老师赞赏了来自南京理工大学社会学系的李晓斐老师在梳理中国乡村研究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张佩国老师与现场的其他资深学者则认为来自浙江传媒学院话语与传播研究中心的韩春燕老师和来自浙江大学跨文化研究所的夏翠君同学的华人移民研究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已经非常不容易,但从人类学角度来说还需认真梳理前人有关华人移民研究的文献。第四个议题是族群边界与地方社会,共有四位来自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人类学硕博士研究生就这一议题报告了自己的研究。现场评议的范可老师认为这四位发言人都通过各自扎实的田野工作探讨了关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变迁”的话题,褚建芳老师则评论这四位年轻学人的报告是“令人振奋”的。两位老师也对四位发言人的研究给出了建议,相信四位发言人和现场的其他师生都有所收获。

第五个议题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象与反思”,四位发言人从不同的侧面去触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现场评议的王富文老师和杨德睿老师认为四位发言人都在自己的研究中提到了本土观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杨德睿老师还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和未来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第六个议题名为“教育、性别与身体”,三位发言人分别探讨了小学教育、婚房和抑郁症这三个在中国广受关注的话题,对应了这一主题。现场评议的何瑞雪老师认为来自布兰代斯大学的人类学博士候选人王梦琪同学的论文非常优秀,但研究中有些依赖于被访者的叙述。朱剑峰老师则与来自南京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的安妮博士探讨了在研究教育这一领域中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民族志研究方法的结合,并对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系的博士候选人郑菲同学未来更深入的研究给出了中肯的建议。

在紧凑的议程之间,本次论坛特别安排将午餐以观影会的方式进行,最大化了共同体聚会的时间效用。观影会由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的张晖老师主持,放映影片为方家麟女士(Jocelyn Ford)导演的纪录片“Nowhere to Call Home”(《无处为家》),导演亦亲到现场与观众交流。影片记录了西藏女子赞塔在丈夫去世后,带着孩子在北京和家乡漂泊的故事,激起了观众浓厚的兴趣。影片结束时,现场观众以热烈掌声对方家麟导演独特的视角和真诚的人文关怀表示诚挚的敬意。在对影片的交流环节中,现场师生与方家麟导演交流了主人公的现状、藏区女性的地位等话题,也引起了现场激烈的讨论,把本次论坛推向了一个高潮。

本届“长三角人类学共同体新锐论坛”圆满落幕,相信本届论坛促进了长三角各人类学机构与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让“长三角人类学共同体”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