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教育部社科项目“新生代农民工组织承诺与行动策略研究”开题沙龙在法商楼529举行。沙龙由项目负责人社会发展学院薛红博士主持。
上海行政学院现代人力资源测评中心李婷玉副教授,我校社会学系李丽梅副教授、姚泽麟博士、社会工作系吴同博士、人类学所陈赟博士、人类学所朱宇晶博士参加了此次沙龙。
会议中,项目负责人薛红博士从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重难点、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计划进展等方面对该课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自2010年“新生代农民工”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其相关议题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重要关注。这个项目在中国工业发展进入产业转型时期等宏观社会背景下,试图从劳动体制的微观层面到社会结构、全球化背景的宏观层面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组织承诺和行动策略进行呈现和分析,并且积极回应当下的社会现状,试图提出相关的社会政策。
薛红博士在开题报告会议上详细陈述了现有相关研究的经验和理论,并将其富有创造性地概括为新生代与旧体制的碰撞,并在此基础上阐发其研究分析框架,以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经历和社会经历为重点考察对象和切入点,将其组织承诺和行动策略进行有效衔接和贯通,进行本土化劳工问题的深入探索和创新研究。
在薛红博士对其研究课题进行了简明详尽的介绍后,与会的各位老师也纷纷针对其研究的内容、意义和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各种参考性意见,并与报告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吴同老师对田野进入方法和可行性提出了疑问,这也与薛红老师所认为的该研究开展中的难点在于如何进行高质量的田野调查的看法相一致,他们就如何找到合适的研究对象并对劳资冲突进行动态的跟踪研究的相关田野调查方法和注意事项交换了意见。朱宇晶也提出了极富新意的思路和问题,与工人处境有很大程度相似的白领群体却没有工人的维权动机和行动意识的原因除了白领在新自由主义的市场逻辑的引导和小资产阶级的自我认同价值内化下把个人职业发展成就归咎于个人能力与奋斗之外,是否还在于群体自身有着对于权益的认识教育传统。
李婷玉老师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其原因可能在于工厂的组织规模赋予工人集体行动的有利条件,以及工人已被定位为弱势群体的标签。同时李婷玉也分享了她在上海行政学院做相关劳工研究的个案和社会关系网络。陈赟老师提及了在旧中国工人运动的一些情况,讨论政党以及社会组织如何影响工人的行动策略。姚泽麟老师也分享了其对医患关系的研究心得,认为医生其实是被绑在公立医院的制度框架下,缺乏退出机制的“弱势群体”,这对薛红老师的研究起到了富有启发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