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6日学校63周年校庆日当天上午,我校召开教育学科未来发展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兄弟高校以及我校的40余位教育学研究者济济一堂,共同探讨教育学科的现状、困境及出路。当天下午,刘佛年百年诞辰纪念会暨教育学部成立仪式在校举行。
研讨会由我校袁振国教授主持,他希望与会学者畅所欲言,共同回顾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并展望中国教育学研究的未来。他在引言中指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教育科学的发展与大量的引进开发教育学科的分支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学科也在不断地融合,很多新的学科群在不断创新,与此同时整个教育学科的研究方法也在不断拓展,传统的教育研究方法在变革,新兴的教育研究方法也在产生,特别是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的运用也带来了新的生机。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文东茅接着这个话题说,现在教育学研究确实需要借助于信息技术,借助于大数据,将来的数据肯定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友好、越来越智能化、人工化,这样的话我们获取数据可能更便利、更方便。
教育学科经常被一些传统学科比如文史哲或者一些社会科学学者认为是没有明确学科边界的,教育学危机的言论也常被传播。厦门大学教科院院长刘海峰认为我们不应该对教育学科太悲观,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教育学科的边界永远不可能像其它那些古老的学科,或者很成熟的学科那么清晰。教育学很重要,但不可能都是教育学界的人研究,各种学科的融合会让教育学科有很好的未来。
如何面对其他学科对教育学科的歧视或者虎视眈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李家永教授呼吁在座的教育学界同仁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与其它学科,包括经济学、哲学和社会学竞争发出更大的声音,争取最大的话语权。同时,李家永认为整个中国教育学科应该在国际上让国际同行更多听到中国教育学界的声音,更多听到代表中国教育的声音,不仅仅是华师大的声音,也不仅仅是北师大的声音、北大的声音,而是中国教育学术界的声音。
如何让中国的教育学科独立起来,并且在主流学术界乃至国际学术界赢得其自身的一席之地,这也是与会学者热议的话题。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德全建议教育学界组建跨界的学术团队,比如跨学科、跨学校、跨区域、跨国别的研究者的横向联合,他批评当代中国的学者自我感觉良好,没有一种协作的、合作的、友好的、真正的团队,基本上是以教师、以导师为核心,然后学生当帮手的师徒式、帮手式的课题组,是一种缺乏大气宽容的学术共同体。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涂艳国指出,现在国家已经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教育学界在这个领域也做了很多重要的探索,比如关注理性,主要是把人当作劳动力和人力资源来开发这样一个思维;但如何更多地关注人自身的需要,培养其兴趣,这些方面整体来说还是做得不够,下一步教育学的发展和研究应该注意这一层面的探索。
华东师大教育管理学系系主任李伟胜认为,教育学应该站在国际学术视野,立足所在学校的教育变革实践,从中挖掘宝贵经验,并且予以论证。他展望未来:“我们有开阔的学术视野,但是最终还是要形成一套自己的主张。我个人的期待是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我们谈到的不仅仅是呼应行政领导伟大号召的伟大话语,也不仅仅是呼应外国学者提出创新性观点的应用性话语,也不仅仅是来自其它学科的先进理念用到教育领域中得到的话语,这些都很重要,我们不否认,但是更希望看到的是立足中国实践的创造,立足作为学者独创性的贡献,当然,更包括我们作为一个共同体一起来探索形成的、对得起这个时代的话语体系。如果这个愿望能够实现,那个时候教育学科的未来发展肯定会少不了我们创造的更美的风景。”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张宝辉提倡一种反求诸己的态度:“我们自身的生存问题、我们的职业发展问题一定要引起更多的关注。一方面是我们用一些教育理论来引导,另一方面是接地气在实践中研究,同时对理论进行修正和升华,所以教育学要发展请大家关注学习者本身的研究,然后在研究范式上要有转变,最后达到教育学科本身有积累性、有新知识创造的能力。”
厦门大学原副校长、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的权威潘懋元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恳切地提出期望,他希望作为引领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华东师大,在其传承并发扬刘佛年校长的教育精髓并建立教育学部后能够更好地把大家拥抱在一起、包容在一起,共同发展,而且引领中国教育思想和理论共同发展,不光是中国自己的,还要走出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