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由上海市社科创新基地(文化观念与核心价值)、上海市伦理学会主办的“儒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开论坛在我校中北校区举办。中国社科院、中国孔子研究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光明日报》、《学术月刊》等高校、科研机构和学术媒体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以及相关部门领导就这一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论坛由我校哲学系教授陈卫平主持。
开幕式上,我校哲学系教授、社科处处长顾红亮,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秘书长金美华,与上海市伦理学会会长陆晓禾先后致辞。顾红亮简要介绍了上海社科创新基以及我校在核心价值观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可喜成就。金美华从国际儒联的现状、习主席出席国际儒联大会的讲话、儒联今后的发展方向三个方面做了具体细致的介绍。陆晓禾在致辞中指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化引起了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变化,因此这种主题的会议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有必要在已有会议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下去。
在第一场研讨会上,浙江省社科院哲学所教授吴光首先发言,阐述了浙江精神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关系,并剖析了儒学的核心价值,强调了其复兴的现实意义。北京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李翔海在发言中高度评价了习主席“传统文化是历久弥新的中国文化”的讲话,并从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时代性和民族性的角度提出,儒学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思想来源。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教授以“道以明德,德以尊道”为主题,深入剖析了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他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是“中国”,今天的中国是建立在历史中国的基础之上的,是它的延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必须扎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此后,赵修义教授的评论发言,引起了与会者激烈的思想碰撞。
热烈的讨论后,研讨会进入第二阶段。我校哲学系教授朱贻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深刻的解读。他认为民本、重义、贵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柢。“民本”实际指民生,是执政者治国的根本;“重义”即重视调节等级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贵和”就是以“和”为贵。民本、重义、贵和三位一体构成了儒家文化也是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上海社科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方松华教授则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现代文明建构的角度指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必须特别关注以下三点:一是传统中国文明的思想资源;二是积极吸纳人类特别是西方现代文明的优秀成果;三是马克思的伟大思想。苏州大学哲学系教授蒋国保在发言中指出,要避免现代哲学与当代哲学的混淆。面对现今的儒学危机,他强调必须实现儒学从“贵族化”到“世俗化”的近世转向。而要实现这一转向,儒学迫切需要三大转变,即改变立场、改变观念,以及改变导向。
研讨会第三阶段,与会专家继续围绕如何认识儒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作用、如何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讨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践指出,核心价值的建设离不开一个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他通过梳理中国传统社会和西方当代社会核心价值的建构过程,重点阐述了儒家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求大同”对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陈泽环在发言中从解读习总书记对中国古代经典格言的引证和发挥着手,提出首先要学习和传承在我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道德,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实现符合时代要求的创造性转化。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赵法生从在尼山开展的乡村儒学实验谈起,提出了他对于儒学的新思考。他指出,近年来传统文化的流失在乡村较为严重,而为期一年多的乡村儒学建设效果明显,民风、村风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我校哲学系教授付长珍在发言中,强调通过追寻并激活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增强民族凝聚力,不断利用自身文明的成就创造新的价值观,构建更加健全的中国文化当代形态。重思文化主体性与民族独特性问题,对于理解当今核心价值观的建构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维度。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高惠珠从传承还是复古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华精神文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内在联系。她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精神文脉的当代传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需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且也需要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蔡志栋在发言中则从文化保守主义对中国古代仁政说高度赞扬的背景出发,提出了仁政与现代民主政治的关系。他梳理了若干中国近现代思想家对仁政说的批判,并以此来探讨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发。我校教授陈卫平围绕《孟子》,分享了他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看法。在他看来,仁义礼智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根基,是一脉相承的。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赋予了仁义礼智信新的时代内涵。
闭幕式上,我校社科创新基地主任杨国荣教授从三个层面分析了儒学价值系统对于当代的现实意义。他首先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比较入手,阐述了两种文明体系中价值观的差异性,指出儒学早期是以仁道为核心,而西方价值系统则是以正义为主轴。其次,阐述了“善”和权利的关系,指出“善”包含形式和实质两个层面,社群主义强调“善”高于“权利”,而自由主义则是权利高于“善”。最后,从儒家“成己成物”观的角度,指出儒家价值系统对于健全现实价值系统仍有重要的作用。 本次论坛在掌声中圆满落幕。相信论坛的成功举办,能够引发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一轮思考,也将对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儒学在当代的转型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