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与杨国荣教授四次许下诺言,要来华东师大办讲座的李泽厚先生,自5月6日来沪后,已陆续为师大学子及哲学爱好者们开讲了三次伦理课。5月19日上午,李泽厚先生兑现了他与杨教授的“最后一诺”,以“作为哲学的伦理学”为主题,献上了他在我校的第四堂,也是最后一堂伦理学研讨课。中文系朱志荣教授担任本讲主持。
李泽厚先生首先对往期内容进行了回顾,从探讨与桑德尔的异同,谈到作为人性的道德心理结构;又以恐怖分子与救火队员为例,论述了两种道德的区分。他指出,前几讲有关道德心理的讨论,最终目的皆是为了分析外在的道德行为问题。由此,他道出了本讲的主题:即如何看待作为哲学的伦理学,并将其解构为两个主要问题:伦理道德的形成是从外到内,还是由内而外?道德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
在鼓励学生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李泽厚先生颇具巧思地建议大家先从自己的角度思考一个问题,即“我”为什么需要道德?举例来说,“我”为什么不闯红灯,为什么别人插队“我”会反感?在几位同学相继发言后,他总结了三个层次的答案,一是对“我”有利,二是客观现实如此,三是上帝的要求(绝对命令)。而此举的目的,不外乎启发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预热过后,讨论课正式进入中心话题,李泽厚先生对杨国荣教授在上一讲提及的宋代妇女守节的案例加以延伸,以中国古代妇女遵守的“三从四德”这一整套礼教系统的道德规范为切入点,提出疑问:伦理道德到底是“先验”的,还是“经验”的?是从外到内,还是由内而外?在场听众对此意见不一,争相举手发言,李泽厚则从旁引导,逐层深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人的伦理道德不能归结为动物本能,也不能归结为先验的‘人性善’,而是人类历史(就社会说)和教育(就个体说)将社会性的善恶理知观念经由大脑的认识思维领域通向情感领域,并与动物性的爱憎情欲相联结所构成用来支配、主宰、控制感性行为的意志活动”。他还指出应当将伦理与道德作区分,伦理是外在社会对人的行为的规范和要求,通常指社会的风俗、习惯、制度等;而道德则是人的内在规范,即个体的行为、态度及其心理状态。当然,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他也一再强调,话题是“open”的,欢迎大家提出不同的意见。
在讨论课的下半程,面对道德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这一话题,不少学生踌躇不定。李泽厚先生将问题层层拆解,细化成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如从伦理学的角度看道德有无进步?道德心理结构有无进步,道德行为有无进步?是不是存在一个伦理观念上的“至善”等等,启发大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讨论课结束之际,李泽厚回答了中国到底有没有哲学这个问题,他认为中国的哲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伦理学。而此次开设“伦理学研讨班”的目的,在于唤起大家的意识,争取提出一个既有中国特色又有世界普遍意义的伦理学。最后,他以自己的著作《回应桑德尔及其他》中的一段话作为结语,强调中国的知识分子应该抱有一种历史使命感,去思考中国如何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现代化的道路,表现出一位朴素的哲学家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和强烈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