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下午,来自英国诺丁汉大学(University of Nottingham)的马修•汉弗莱(Mathew Humphrey)教授在我校政治学系325会议室开展了一场精彩的讲座,题目为“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史与对真实性的追求”(Political Ideology, Cultural History, and the Search for Authenticity)。政治学系教授吴冠军主持并翻译了讲座,政治学系主任刘擎、副主任王向民、副教授Josef Gregory Mahoney、讲师易妍以及众多同学参加了讲座。
汉弗莱教授毕业于牛津大学,现为诺丁汉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政治理论教授,在牛津大学、劳特里奇出版社等出版有多部个人专著与主编著作,其研究涵盖环境政治学、意识形态理论、民主理论、行动伦理学等领域。于2013年和诺丁汉大学的老资格教授Michael Freeden(曾任教牛津大学,《政治意识形态学刊》创刊编辑)以及MaikenUmbach共同成立了一个跨系科的研究中心——政治意识形态研究中心,旨在探索研究意识形态的全新理论进路。在今天的讲座中,除了探讨政治意识形态问题,汉弗莱教授另一关注重点是本真性(authenticity)问题,这一问题近四十年来在西方政治理论界得到了广泛讨论,然而与政治哲学的处理方式不同,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待本真性问题将会给我们带来完全不同的理路。
汉弗莱教授在演讲伊始指出,他的研究目的并非解码本真性,而是探讨本真性在政治想象中的功能,这一功能本身与意识形态本身有关,而区别于马克思主义虚假意识形态等其他概念,他将意识形态理解为在共享的空间里形成的认可的一组理念、信念以及各种各样的实践、具体的机构等一整套世界观。本真性本身既是一种意识形态,也同时在各种意识形态中被使用,他所关注的是后者。此处,汉弗莱教授运用“去论证化”的方法,也就是意识形态所扮演的角色使我们不再对这些概念有异议,而是直接自然地接受本真性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本真性的概念在学院的意识形态分析中被探讨的很少,其中一个思路是将本真性理解为在追求在现代性的危机之中,我们的理想是什么;另一个思路则将其看做是现代性表达的补偿性机制,例如,对马克思主义者来说,补偿商品化造成的异化;对保守主义者来说,补偿当地有机社团丧失所造成的空洞;对于现代化理论支持着来说,补充了现代化所造成的人和人之间陌生化以及非人化等等。
因此,汉弗莱教授是从一种“非人的自然”角度来探讨本真性,也即一种自然状态往往被认为是一种本真的。他在论述中谈到了莱昂内尔•特里林于1972年出版的的《真诚性与本真性》中对真诚性与本真性做出了区分——真诚性指向的是社会的领域,本真性指向的是个体的领域,也即本真性是指对自己内在一个本真的、自我的重视,而无所谓他人承认与否,这样一种尼采似的本真意志的说法恰恰与真诚性形成一种对比,因为真诚性是指在一个社会里面彼此可以预期下一步会怎样行动,进而包含着承认的因素。
在这种意义的本真性上,汉弗莱教授所要探讨的是本真性在这样一个“非人的自然”中是如何展现的。本真性的自然存在两个因素,一个可以被看做是自由的自然或原野,另一个是指每个人都有一种本真的生活方式,进而“本真性的自然”或许暗含着第三种含义,那就是每个人有一种直接的、不受任何媒介影响的体验,本真性的自我可以绕过文明,直接抵达自己的内心。如此,原野成为我们回归上帝、回归精神上圣洁的直接方式,成为上帝的预留地。这样一种“本真性的自然”在意识形态中的展现,不仅仅可以通过文本,也可以通过画面的方式来实现。
当然这种本真性的自然直接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一种是来自历史的、解构主义的批判,它认为我们只有在经过文明的玷污之后才能够想像到,是文明的一个产品;另一个批判是这种本真性的自然本身具有欺骗性,是非真实的。汉弗莱教授认为两种批判都有一定的说服力,但前者无法解决本真性在情感上的巨大力量,而这就是意识形态的作用;后者则无法解释本真性诉求的政治的有效性,也即为什么它能够马上得到很多人的支持。
汉弗莱教授在最后总结认为,作为政治话语非常中心的概念,“本真性”一词本身是有弹性的,本真性的理想隐含着不受任何媒介的体验,它同时把我们带回到外在或内在的本质,它所带来政治的神话,并非不真实,而是用意识形态阐释的画面时本身所带来的效果,自然与人的生活如何联系在一起,我们要追问这种情感的、直觉的无处不在的政治本身的力量,我们恰恰要研究无处不在的本真性的、有弹性的本真性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