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重点研究基地第五次跨学科主题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11-12-29浏览次数:7

1215下午,由社科处组织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1年第五次“跨学科主题沙龙”在中山北路校区理科大楼A204室举行,我校6所重点研究基地的专家参加了本次沙龙研讨。本次沙龙由俄中心副主任杨成博士主持,主要围绕2008年俄罗斯研究中心基地重大项目“冷战起源研究”展开讨论。

 

社科处副处长费斌老师首先通报了近期关于基地工作的要点。历史系余伟民教授作为课题负责人,汇报了课题目前的进展。课题自2008年立项以来,顺利通过了中期考核,截至今年年底累计阶段性成果共23篇,其中包括《中国社会科学》、《世界历史》和《美国研究》等高水平刊物。课题最终成果为剑桥史体例的专著一部,目前大部分章节已完成初稿,预计明年上半年结项、出版。最终成果将以剑桥史的体例为参照,以重大专题引导全书线索。负责人将在全书统稿后,根据各个专题撰写总论来提供挈领,突出本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余伟民教授还向各位专家介绍了篇章结构的安排。

接下来,各位专家就课题的进展和结构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俄罗斯中心潘兴明教授认为,课题的特色之一在于对史料的挖掘和利用,对美苏两大阵营在设计上都有照顾,并且做到了从微观看中观与宏观问题。当然,对一些传统上已经有比较多的研究,如柏林危机这样的课题就需要注意突出新意,把最前沿的成果体现出来。有老师评论说,课题的现实意义还在于回应国内外学术界提出的“新冷战是否已经开始”这一命题。对此,余伟民教授说,冷战时期的两大阵营对抗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一般意义上国家关系上的,比如国家利益上的争夺;另一层次是两种应对现代性的普世价值的对冲,一方面是来自于西方阵营的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则是苏联积极推动的“公平与正义”的意识形态。就第二层次意义上的冷战实际上已经结束了。

有专家建议,因为课题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冷战起源的“再研究”,所以与以往研究的对比是要在专题当中有所体现的,比如在开头或结尾,或者以注释的形式出现,目的是突出本课题的亮点和学术价值。有的专家对结题出版提出建议,希望完善课题的编排设计,应该照顾到更多的读者,毕竟课题中很多专题研究还是很有现实感的,很多学术圈子之外的读者也很感兴趣,比如在小标题的选取上坚持学术取向第一的前提下,观点要更明确,同时也要吸引人。还有专家提出,课题长于史料的整理与分析,这一点是课题的优势,但也要注意问题的提出和价值的凝练。对此,余伟民教授说在所有稿件统稿完毕后,他本人将撰写一篇总序,以已有专题为基础,总结和归纳课题最初所提出的问题,并将冷战史研究最新的理论和动态反映出来。另外,有学者还建议将专题分为几个部分,再加标题就会凸显课题的层次感;专题研究来自不同的作者,统稿人最后的整合很重要,等等。课题负责人余伟民教授一一做出回应,并对专家提出的意见表示将在课题的后期加以吸取。

俄中心杨成老师最后总结,他指出俄中心之所以立这样一个项目,不仅是因为苏联在冷战时期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苏联的解体及当前俄罗斯很多问题需要追溯历史,而且冷战起源研究对于认识目前国际形势,特别是中国的安全环境有很重要的意义。他也充分肯定了课题使用剑桥史的体例,与国外就某一具体问题研究的书写体例保持一致。当然,课题在最后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次沙龙活动各位专家给课题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对于课题的顺利结项和出版有重要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