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终身教授报告会第12场:杨国强谈“科举制度的历史思考”

发布时间:2013-11-15浏览次数:141

20131031日下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研究院研究员杨国强教授应邀做了题为“科举制度的历史思考”的学术讲座。此为第二届思勉人文思想节“名家演讲”第五场暨杨国强教授2013年度终身教授学术报告会,由历史系张耕华教授主持。

演讲中,杨老师从汉代的察举制开始谈起,追溯中国铨选官吏的制度。他指出,自汉至隋唐,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化,选官制度由“尚贤”逐步过渡为“选能”。由此,杨老师重点考察、探讨了科举制度的四个内在矛盾。

其一,选贤与公平的矛盾。科举以选贤为初衷,而开殿试,以“四书”、“八股”为内容、形式,分官、民卷等,都着眼于公平。推行过程中,科举以统一的文化,尽可能摒除一切带有主观性条件而造成的不公,“士”藉由科举而走出地方,实现帝王、士人之间的感应和呼应。然而,本来公平的“以文选人”结果却造成君权前所未有的集中,士人依附君权而帝王陷入孤独,这与“选贤”有着内在的矛盾。其二,利禄之徒与社会教化的矛盾。科举以“四书”取士,士人以圣贤之言进行德性训练,造就、形成士人强烈的教化意识,影响个体一生的同时,作为选出来的榜样,一群人会影响一个地方。科举以文化统治社会,实现政(治理)教(教化)合一,社会教化由此不得不借助利禄之途实现。其三,选官与网罗天下士人的矛盾。隋以后,科举制度的吸引力使得应试者增多,“定期选人”为士人谋出路而安天下士人心,政府向社会开放,国家权力向个人开放,社会因开放而对流,因对流而稳定,形成一个流动的等级社会。同时,科举制度既是在选官,又是在造绅,读书人维持地方社会,同时也造就别成一类的群体,生计、流品等都成为随之而来的问题。其四,科举与教育的矛盾。科举培养明理、明体的“通才”,以文化知识为侧重,带有反学问(专门知识)的倾向,同时一定程度上亦漠视人的才华、才能等的个体差异性、独有性。而教育培养“专家”,更多注重专门知识与局部。

随后,就科举制度的社会影响,杨老师从五个方面做了介绍。一、科举制度与其他社会因素交错,如“清议”,实现的社会影响;二、科举真正传承了儒学:西方人讲权利,中国人讲责任;三、维持文化统一,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四、成为一种长期延续的文官制度;五、使社会平等的同时,打散了社会的凝聚力。

演讲结束后,杨老师就废科举的影响、个人治学方法等,与在座师生展开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