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跨学科主题沙龙”――“意义世界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09-12-11浏览次数:53

2009年12月4上午,2009年度第六次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双月“跨学科主题沙龙”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理科大楼A-204室举行。出席本次沙龙的专家学者有思想所的杨国荣、胡晓明、郁振华、贡华南,俄罗斯中心的冯绍雷、贝文力,文字中心的臧克和、潘玉坤,基教所的杨小微、黄书光,课程所的崔允�t、张华,城市中心的林拓等。社科处许红珍处长、金武刚副处长,上海海事大学科技处的杨勇生处长、卢长利博士应邀出席。

由于本次沙龙是2009年度的最后一次,社科处许红珍处长首先对整个2009年所举行的前五次“跨学科主题沙龙”作了一个简短的回顾。许处长提到,与去年的“跨学科主题沙龙”不同的是,今年六所基地都特别选择了将来可能成为该基地的标志性成果的项目,来作为每次“跨学科主题沙龙”的讨论话题,由此提高跨学科交流的层次和深度。与会各基地负责人或相关的专家学者,也从多个角度对如何进一步推进学校的“跨学科”交流,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基地建设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本次沙龙主题围绕思想所杨国荣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意义世界研究”展开,由思想所副所长胡晓明教授主持。

 

杨国荣教授指出,意义生成并呈现于人的知、行活动。以认识世界与认识自己、变革世界与变革自己的历史展开为前提,世界与人自身的存在呈现为意义的形态。与此相联系,意义的内涵或意义的“意义”便分别涉及“是什么”、“意味着什么”、“应当成为什么”诸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分别指向事实认知、价值评价和社会实践等多个层面。正是由于“意义世界”问题所涉及的内涵和相关问题之非常广泛,无法在短时间内对之作出全方位的介绍,所以,教授便主要从“意义与境界”这样一个具体的方面汇报了他的研究成果。对此,杨国荣教授进一步提出,在人与世界的互动过程中,作为意义的一种呈现方式,亦即意义的观念形态不仅表现为被认知或被理解的存在,而且通过评价而被赋予价值内涵并具体化为不同形式的精神世界或精神境界。而这样不同形式的精神世界或精神境界正体现着人对自身存在意义的关切和追问。紧接着,教授从思想史的角度,亦即分别从佛教领域(主要涉及的是对“境界”一词之词源上的分析)、文学领域(如白居易、陆游等人的诗歌)、儒学领域(如孟子、张载、朱熹、王夫之等)对“境界”问题作出了相应的回溯,并从而指出,与内在的反思、体悟、感受等等事情相联系,境界或精神世界的意义更直接的指向人自身存在意义的思和悟,而就这一点而言,境界或精神世界的核心又集中体现于理想的追求与使命的意识。从具体内容上来说,理想追求和使命意识分别指向“人可以期望什么”和“人应当承担什么”之问题的追问,并分别从价值目的之维和从人的责任、义务之维展现出了对人为何而在的自我反思和关切,同时这在观念的层面也体现了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正是基于此,教授提出了他的“人性境界”说。杨国荣教授认为,人性境界同时在二重意义上体现了存在的自觉:就何物存在而言,它意味着确认人不同于自然的存在;就为何而在而言,它意味着以成己与成物为存在的内在指向。前者相应于人禽之辨,后者则蕴含着对人自身存在意义的深沉体认,它们体现了人自身多方面发展的要求。在对境界问题作出了详细而深刻的阐发之后,杨国荣教授还进一步从人性能力的角度进行的分析。与此项课题的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

随后,与会的专家学者分别从各自的研究方向及其所关注的领域出发,向杨教授提出了一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

有教授就“意义”一词,认为“意义”不同于定义,也不同于含义,也不同于功能。因为我们现在经常提到所谓课题研究的“意义”,实际上这里的“意义”乃是指价值。所以,他希望教授以定义的方式对“意义”一词给予一定的解释。另外还提到了中国哲学史上关于意义和境界的一些思想,诸如王国维的“意境”说和冯友兰的“境界”说,他就此向杨国荣教授提出了如何从王国维的“意境”说发展成为冯友兰的“境界”说的问题。

有教授提到了中西哲学史上所存在的两种人生趋向,即以儒家和美国的实用主义为代表的“入世”和以佛家、道家为代表的“出世”。而这两种人生趋向直接指向的就是人对世界和自身存在的意义问题的思考。接着他据此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意义、境界和问题(problem)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第二,以往的哲学家往往都是在借助逻辑的方式来呈现意义,那么究竟是否可能存在着其他的方式,诸如生命体验的方式来呈现意义?

有教授就“成己与成物”方面提出了问题,即:成己成物是传统的儒家学者的一种标志性的修身养性的方式,然而这样的方式似乎无法概括道家的思想追求,因为与儒家强调要改变世界不同的是,道家恰恰表现出的是一种避世的趋向,可以说是成己但不成物。

有教授提出了三个问题,即:第一,意境在中西文化中有什么区别,或者说意境能否构成区分中西文化的一个根本标准?第二,从方法论和价值方面,科学与人文之间共存和协调的可能性在哪里?第三,以前的那些唯物唯心的提法对于向张载所提出的“大其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利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思想是否还适用?

还有教授提到了杨国荣教授199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上所发表的一篇文章,即《现代科学的人文向度》,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现代科学发展是否存在着发生一种人文转向?第二,这里的“意义世界”与胡塞尔提出的“生活世界”之间有什么不同,以及是否存在一些相互启发的可能性?

也有教授则认为,从杨国荣教授对于“人性能力”和“意义世界”等问题的探讨,可以看出从冯契先生到老师这里,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继承和开新的脉络。另外,他也指出教授关于境界问题的讨论似乎也体现出一种向理想的、形而上的层面发展的趋向,但是实际上就境界本身而言还是有不同的层次性的。

杨国荣教授随后对各种问题进行了一一扼要的回应。

最后,主持人胡晓明教授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杨国荣教授的这项“意义世界”的研究非常能够回应我们这个时代的问题,即如所谓价值的崩溃、意义的迷失的问题。在当今这样一个转型的时代,每个不同的群体或阶层都应当有不同的意义标准。面对这样的一个时代,中国的思想家面临着许多的机遇。经济学家如何解读中国的经验,中国的起飞、崛起,哲学家如何通过对传统优秀文化遗产的挖掘来回应我们这个时代的需求。本次跨学科主题沙龙的交流,不论是项目是主持者还是与会的专家学者,都收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