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5日上午,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跨学科主题沙龙”――“大都市社会结构的变迁与重构”在理科大楼204室进行。城市中心宁越敏、丁金宏、陈映芳、王列辉,课程所崔允�t、吴刚平,基教所黄书光、程亮,俄中心刘军、潘兴明,思想所刘擎、刘时工,文字中心刘志基、王元鹿,社科处许红珍等人参加了本次主题沙龙。
会上,社科处许红珍处长首先向大家通报了六所基地在研重大项目进展情况,并根据学校工作的需要,精心布置了《基地画册》编撰的有关事宜。
本次“跨学科主题沙龙”由城市中心主任宁越敏教授主持,陈映芳教授作主题报告。来自不同基地的负责人和专家进行了跨学科的交流和研讨。
陈映芳教授首先汇报了基地重大项目――“大都市社会结构的变迁与重构――以新社会群体为例”的研究现状,该项目以“新社会群体”为切入点,结合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专家学者,对农民工、征地拆迁农民、城市新中产阶层、跨界移民等新社会群体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并对纽约、上海的都市社会结构和重组进行了国际比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已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并被《新华文摘》等转载。
宁越敏教授指出,跨学科研究是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的特点。陈映芳教授承担的项目就是一个典型。以重大项目研究为平台,把多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组织起来,并对研究内容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多次的学术沙龙,不断推进项目研究的交叉深入,得出了许多颇有新意的结论。同时也为科研项目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与会专家学者对陈映芳教授的报告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并就针对如何进一步深入研究大都市社会结构的变迁与重构,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升、铸造精品,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
有学者指出跨学科研究能整合不同学科的优势,可以把研究推向深入,但由于不同学科的研究者都有不同的学科认识和价值立场,在问题意识和研究内容上可能会有冲突和矛盾的地方,因此在项目的结语部分应该对前面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整合。有学者认为在跨学科研究中,如何整合不同学科学者所做的研究成果是非常重要的,应有一条逻辑主线把不同的研究内容进行串联,并得出新的结论性的东西。有学者认为跨学科研究是建立在个体深度研究的基础上,团队之间的结合才能得出新的认识。也有学者持不同的意见,认为在本项目中在方法的运用上更应突出社会学的特色。有学者提出建议,认为该研究可以重新整合为三个部分:社会结构的变迁、新社会群体出现的新问题和对策性建议。
新社会群体可以分为外生的和内生的两种,那么影响大都市社会结构变迁和重组的是哪些群体呢?有学者指出外生的如农民工、外籍人士等新社会群体对大都市社会结构的影响比较小,而内生的新社会群体对大都市社会结构的影响比较大,当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中产阶级的考察,研究还较为薄弱,应建构起新的社会群体研究。
有学者关注新社会群体的身份认同问题,新社会群体与城市是什么关系、与国家是什么关系,是在何种层次的认同等。“新上海人”是很宽泛的概念,新社会群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城市的理解。
有学者提出要重视教育在新社会群体形成中的作用和相关影响。
有学者提出在项目研究中要对概念进行精确的界定,新社会群体的“新”体现在哪里?只有对新社会群体有比较确定的标准,才能更好地展开项目的研究,除了项目研究中的七个新社会群体外,是否还有其他新的社会群体。另外,“新”是相当于“旧”而言的,“旧”的社会群体是怎么样的,也需在研究中进行关照。
在主题沙龙过程中,陈映芳教授及时回应了各位专家学者的观点,认为跨学科交流,又给自己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新的启发和新的挑战,将有利于进一步的拓展研究。与会者们认为,在自由的讨论过程中,学习到了其他学科的不同研究方法、了解到其他学科的前沿信息,也给自身的科学研究带来一定的启发;有的学者还当场表示,对此类主题非常有兴趣,愿意参与进来进一步合作研究。许红珍处长认为,跨学科主题沙龙,凝聚了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们的智慧,一方面有利于该项目研究的进一步优化、提升,成为基地的代表性成果、标志性成果;另一方面,沙龙形式的自由讨论和学术争鸣,有利于促成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使我们在重视研究结果的同时,也重视研究交流的过程,值得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