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5-26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和中国逻辑学会中国逻辑史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的中国传统思维方法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市委党校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等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30余位出席了会议。
此次会议是继1990年10月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易经》逻辑方法讨论会之后,在上海召开的又一次全国性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学术会议。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在全国中国逻辑史研究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已故冯契先生对中国古代辩证逻辑的奠基性研究、彭漪涟教授对中国近代逻辑思想史的系统梳理、何应灿教授对宋明理学中的逻辑思想的开掘等,都是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来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一直为学界同行所称道。
在开幕式上,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潘德荣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所长何锡蓉研究员、上海逻辑学会会长马钦荣教授以及中国逻辑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周山研究员等先后致辞,对与会代表表示诚挚欢迎,并祝会议圆满成功。此外,会议还宣读了李先�j、崔清田等中国逻辑史专业委员会学术顾问的贺电贺信。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中国传统类比思维与类比方法研究,共收到论文22篇,论文摘要5篇。与会代表从中国传统类比思维的一般问题与传统类比推理系统的具体重建两个层面展开了深入研讨。
关于中国传统思维在推理上的总体特点,有学者通过对《四库全书》等大型丛书的定量分析,认为“推类”或“类推”等是标志中国传统推论整体性质的一级范畴,有学者通过梳理先秦至南北朝的文献,认为譬喻推理很可能是中华民族在推理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关于中国传统推类的基本性质,有学者认为推类由言事与言道两部分组成,一旦找到所言之事与道的共同之“义”,便可“扶义而动,推理而行”。推类可相应分为引譬推类与援类推类两类。有学者提出推类是根据两种不同事物、现象在类属性或类事理上具有某种同一性或相似性,进而由此达彼的一种推理论说方式,它通过“假物取譬”、引喻察类等环节来描述、说明和论证一个思想的是非曲直。
关于传统推类与类比推理的关系,有学者认为二者之同在于都是从个别到个别、从特殊到特殊,在启发、说明事理上都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二者之异主要表现在类比推理依据的是对象在客观属性上的同一或相似,而推类则是关于对象的主观认识的同一或相似;前者主要是证明的工具,是对未知对象属性的是非论证,其结论是“可能如此”,具有事实层面上的或然性;而推类主要用于论辩,是对已知对象事理的正误说明,其结论是“应该如此”,具有价值层面上的道义性。
在聚焦于中国传统推类理论的同时,与会专家还立足中国传统的推理实践,对传统类比推理系统进行了重建。如有学者提出《周易》是人类最早的符号系统,其中阴、阳初始符号,卦名与卦象的关系,卦辞爻辞对卦象爻象的例说属性,决定了该系统的类比属性。而《周易》类推的主要方法有据象类推、据辞类推和象辞结合类推等。此外,还有学者对传统中医诊断实践、古代四柱命理与六壬预测实践中所使用的类比推理进行了重建,引发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兴趣与热烈的讨论。
会议期间,中国逻辑学会中国逻辑史专业委员会召开了理事会议,一致决定增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