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场)“跨学科主题沙龙”综述

发布时间:2009-04-20浏览次数:24

2009年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跨学科主题沙龙第一次会议于48下午在理科大楼204会议室举行。参加人员有课程所崔允�t、张华、胡惠闵、吴刚平;基教所杨小微、黄忠敬;俄罗斯中心冯绍雷、王铁军;思想所许纪霖、陈子善;文字中心刘志基、张再兴;城市中心丁金宏、汪宇明;社科处许红珍、金武刚。

会上,社科处许红珍处长回顾了2008年的主题沙龙活动,并对今年的活动作了部署。她指出,跨学科主题沙龙去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收到了交流研究信息和相互启发的效果,但我们在规划时主题还不够突出。2009年的沙龙活动要有所改进,我们要落实俞立中校长提出的我校学术发展的国际化、跨学科两个推进的要求。每次沙龙都以一个基地为主,每个基地要确定一个主题,与基地的标志性成果结合起来。今年先从课程所开始,这是我校第一个文科基地,今天的主题也正好与这一要求相吻合。每次沙龙,我们都分成两段,前半段用较短的时间简单交流基地项目进展情况,看看有些什么困难需要我们社科处出面解决的,也算是对基地项目的一种督促。后半段则轮到哪家,哪家基地就成为主持。在主题报告之后,都要围绕主题进行碰撞,因为大家都是教授,都有各自的学科背景,这样的交流一定会扩大研究的视野。每次沙龙活动都要有综述,要上我们的社科网站,上《大夏人文》。目前,我们的《大夏人文》尽管是内部刊物,但品牌效应已经开始出来了。我想,我们的“跨学科主题沙龙”也要像大夏人文、大夏讲坛一样成为一个品牌,由此来推进我们的跨学科建设,促进基地下一轮标志性成果的产生。沙龙要形成品牌,必须依靠大家共同努力。今年的沙龙就是这样的思路,我们希望得到各个基地的全面支持和鼎力合作。

 

跨学科主题沙龙:论课程理论的国际化

 

沙龙由课程所所长崔允�t教授主持,张华教授作主题报告,与会人员进行了跨学科交流和讨论。

张华教授在报告中对课程理论、国际化的概念、课程理论的国际化运动以及自己对此课题的思考进行了介绍和阐述。报告认为,人类早已进入国际化时代。当此之世,“中学”与“西学”难解难分地纠缠于一体,“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国际化由此成为必然。如今,世界上方兴未艾的“课程研究国际化运动”正体现此趋势,其目的在于创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第三空间”(“跨国空间”)。我们需要本着“以我观人”及“以人观人”的思路理解其他国家的课程与教学研究如何理解自己的智慧传统及如何理解国际化。同时,亦需本着“以人观我”和“以我观我”的思路研究我国智慧传统在世界课程与教学研究中的境遇,并自觉将我国课程与教学研究建立在自己的智慧传统之上。推动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的国际化,并基于国际视野构建“儒家教育学”,是我国课程学者迫在眉睫的学术使命。

与会教授对于课程理论的国际化主题进行了跨学科的热烈讨论。大家肯定了这一话题的启示意义,同时也对报告中的一些观点和见解提出了不同的想法。比如,关于世界与民族、中学与西学、竞争与开放、弱势文化与强势文化、普遍性与特殊性等概念和范畴,与会者提出了各自学科的进展和个人观点。

关于中西会通的问题,有与会者提出,报告认为的放弃会通中西,这是内容问题,追求平起平坐,这是地位问题。但是,会通是必需的,这有利于分清真伪。课程国际化,学生引用的都是西方的学术观点,主要是美国学者的观点,国际化事实上变成单向的西方化,向强者开放,包括美国研究中国也是参考美国人研究的著作。追求平起平坐要面临的是弱势文化与强势文化相处,面临碰撞、竞争和淘汰,是弱肉强食,所以必须要会通才可能平起平坐。也有人指出,我们碰到的困难是学术研究都是借用别人的工具,会通很难,但我们自己又没有自己的工具,所以这个问题很复杂。还有,冯契先生的会通与平起平坐是一回事,会通跟对话之间是一个逻辑过程,是一回事。也有与会者指出,报告引用王国维的话,中学不兴难有西学兴,好像有点自我中心。

有与会者指出,国际化的同时不能失去自身的本色。以思想界为例,1980年代国际化就是西化,1990年代就变得不是简单地等同于西化,有了新的取向。21世纪来,国际化中寻求中国的“特殊”,也就是说西方还是“普遍”。由于文化多元主义的冲击,认为中西方都是特殊,它们不可比较和通约。如何看待中西之间的关系,今天的学术语言主要是西方的,思想界都在讨论,远远没到解决的地步,我们的立场实际上非常暧昧。我们可以借用维特根斯坦的思路,研究语言背后的弹性,不能作一个本质主义的回答,每个概念背后不一定代表一个实体,而是一组实体,叫家族类似。我们对于现代的理解可能要借助维氏家族类似的理论。西方不过也是现代中的一种。这是对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一种回应。也有与会者指出,课程理论的国际化,在1980年代主要还是西方话语,21世纪我们自己的本土话语和案例越来越多了,这是一个越来越丰富的过程。

有与会者提出,跨学科沙龙,通过一个话题,交流各自的研究视角,引发新的思考,会有方法论的收获。报告所说的以我观人等认知过程的分类是有必要的,无边界阅读,有范围思考,以及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炼出生活、道德、创造这样几个范畴,是有意义的。跨学科的东西要整合出不同的新东西,通过交流信息、方法,要产生新的范畴,引领形成新事物,以沉稳的态度去迎接挑战。

也有与会者对报告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够听到课程本身的东西。还有,汉字教学从课程与教学理论角度讲,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开展跨学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