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战线》介绍杨国荣教授的哲学研究

发布时间:2006-08-21浏览次数:151

      《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四期以“中国哲学史家”及“学术名家”为题,以图文的二种形式介绍杨国荣教授的哲学研究。
        文章认为:“综观杨国荣教授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会发现,它呈现为一种有规律的两极运动:穿梭于古今,来回于形上与形下,时“虚”时“实”,忽“善”忽“真”。他的硕士论文处理的是胡适与清代朴学的方法论,而博士论文则是通论王学;1990年代初他以“善的历程”为题考察了儒家价值体系的衍化,后又转而考察了近代中国实证主义;1996年他完成《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同年“中国近代科学主义”开始进入他的研究视野。”“基于史与思应当融合的看法,杨国荣教授对哲学的元理论思考一直较为关注。早在1994至1995年在牛津大学访学期间,他就对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问题做了较为系统的考察。不过,总的看来,杨国荣教授的哲学研究似乎可以1998年为分水岭,此前侧重于“史”,此后致力于“思”。如果说《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2002)以善的沉思为内容,那么,《存在之维――后形而上学时代的形上学》(2005)则在更宽泛的意义上展开为面向存在之思。有意思的是,这个情况与乃师冯契不无相似之处:后者的理论著作“智慧说”三篇也是在他写出系统的中国哲学史著作之后。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对“哲学是哲学史的总结”的一种应证。相对于他的哲学史研究,杨国荣教授的元理论探索似乎更能体现他个人的哲学洞见。杨国荣教授的这些研究无意于进行某种体系建构,它所注重的是那些具有实质意义的内在问题,杨国荣教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毫无疑问,将进入到中国哲学的未来历史当中,成为人们攀登更高智慧之境的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