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跨学科系列论坛:地缘环境跨学科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案例解析

发布时间:2022-11-04浏览次数:169

10月30日,由华东师大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科技处共同主办的文理跨学科系列论坛(青年跨学科论坛)——地缘环境跨学科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案例解析在腾讯会议线上举行。华东师大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胡志丁研究员担任此次论坛的发起人,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扬州大学等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110余位专家及师生受邀参会。

此次论坛邀请了多位不同学科领域专家作主题学术报告,共同探讨地缘环境跨学科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案例。华东师大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朱军文、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杜德斌分别致辞,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葛岳静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刘云刚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杨彪教授受邀作报告点评。

  

地缘环境跨学科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案例解析在线举行


朱军文首先代表学校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对论坛召开表示祝贺,并对各位专家和同学参会表示欢迎。以地缘环境跨学科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案例解析为主题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论坛,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意义尤为重要,他表示,希望能借助本次论坛实现地缘环境跨学科的交流,推动地缘环境解析方向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

  

华东师大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朱军文致辞


杜德斌在致辞中表示,在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的形势下,地缘环境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地理学在其中扮演的基础性作用。杜德斌强调,青年学者以及学生都应该加强自身对区域国别问题、国别地理知识、世界地理知识的储备和学习,并呼吁更多年轻老师加入到地缘环境的相关研究中来。

  

华东师大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杜德斌致辞


论坛分上午和下午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胡志丁研究员主持。华南师范大学王丰龙研究员以《试论政治地理学与政治学的互鉴》为题,从地理学的综合性、政治地理学跨学科交流的需求与面临的困境出发,阐述了政治学与政治地理学的相互借鉴。天津师范大学王淑芳教授以《地缘环境与信息技术跨学科融合的理论、方法与案例》为题,在地缘环境与信息技术交叉融合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地缘环境与信息技术交叉融合的分析框架。华东师范大学申悦副教授以《行为地理学的跨学科基础及其在城市健康研究中的应用》为题,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行为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研究结合的可能性。通过讲解行为地理学的跨学科基础,介绍了行为地理学如何融入到不同的学科之中。上海外国语大学刘琪教授围绕《何为“民族”?人类学、政治学、历史学的跨学科思考》,梳理了中国语境下“民族”的概念,并指出每个学科在研究民族问题时都有其优势,因此无法用单一学科来研究民族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张红副教授从大数据与知识发现、知识与知识图谱、地缘环境知识图谱构建、地缘环境知识图谱分析四个方面,以《面向地缘环境分析的知识图谱构建》为题进行汇报。华东师范大学杨一帆研究员以《西方缺失背景下的软实力与公共外交:来自跨学科研究的启示》为题,介绍了软实力与公共外交的研究背景,并从物质与观念层面介绍了西方缺失以及全球安全、经济、气候议题下的非西方的崛起,讲述了西方缺失背景下的软实力。华东师范大学姚远梅副教授的报告以《英属印度三步“前进”扩张策略与中印边界西段的形成》为题,通过大量的历史地理地图,展示了19世纪早期喜马拉雅山至卡喇昆仑山三大地理人文特征,讲述了英属印度三步“前进”扩张策略以及在英国撤退时移交权力时中印边界的情况。

  


论坛第二阶段由王丰龙研究员主持。华东师范大学万青松副研究员以《交叉学科下的俄罗斯学:内涵与构建路径》为题,进一步从区域国别学中提出“俄罗斯学”,讲解了其建构路径和学科建构方向。扬州大学唐剑明博士以《他者建构的过程:以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古代东海国际格局为例》为题,从认知跨越的角度解释了日本认知的形成,介绍了内外认知的两个模型,并讲述了主体性得到强调对自我圆圈放大产生的两种结果。华东师范大学赵路平副教授以《跨学科视角下的网络舆论研究》为题,介绍了对于媒介本身的研究、网络舆论表达空间的研究,以及对表达文本本身的研究,而这些研究可以与传播学、数据科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学科产生对话,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华东师范大学郭琪副教授以《贸易地理研究:经济学与地理学跨学科融合的思考》为题,介绍了国际贸易研究中的地理,并从传统贸易地理、国际贸易格局、全球-地方联系、全球贸易网络四个方面介绍了经济地理学中的贸易研究,从地缘经济与贸易的角度对于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贸易关系与地缘经济进行了论述。华东师范大学胡志丁研究员引出如何解析复杂地缘环境、形成与演变机制的科学问题,以《地缘环境跨学科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为题,强调了空间、历史背景、行为体、决策环境等对理解地缘环境的重要性。

  


每一阶段报告之后,特邀点评专家对报告进行评议。葛岳静教授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梦”和地缘环境紧密关联,因而需要地缘环境出命题,多学科协同作战寻求答案。刘云刚教授认为跨学科研究也要守正创新,在本学科的基础上去交叉其他学科,跨学科最后也要回到本学科的体系。杨彪教授认为跨学科融合属于“道”的层面,每个具体的学科体系属于“术”的层面,将学科融合的方法应用到每个学科具体的研究上,“道”与“术”的结合可以实现“1+1>2”的效果。

  

特邀专家评议


参会专家学者围绕地缘环境跨学科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热烈的探讨,本次跨学科青年论坛为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宝贵平台,与会的诸位学者各抒己见、思想荟萃,从自身学科视角和研究经验出发,重点分享了对跨学科方法的理解与体悟,阐述了对地缘环境跨学科研究的看法。正是不同方法、思想的碰撞,才能有建设性地推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本次论坛的举办有利于加快跨学科科研团队的建设,提升跨学科研究水平,为之后地缘环境的跨学科研究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