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周年校庆·百场校级学术讲座:童敏教授谈“空间、自我、希望:空间社会工作实践的理论建构”

发布时间:2021-06-29浏览次数:629

2021625日星期五晚7:30,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主办的沪江名家讲坛第十六讲,借助腾讯会议网络平台,与大家在云端相聚。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童敏教授,为大家带来了《空间、自我、希望:空间社会工作实践的理论建构》主题的线上讲座,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社会工作系主任安秋玲副教授等老师出席并参与了交流,讲座在社会工作系副主任何姗姗副教授的主持下有序进行,最高在线人数达到160人左右。

合影

首先,文军教授进行了会议致辞,对童敏教授表示热烈欢迎,文军教授表示童敏教授是国内目前无论在实务还是理论上都有丰硕成果的学者,尤其在精神健康社会工作领域,童敏教授颇有建树,最后文军教授再次代表社会发展学院对童敏教授表示感谢,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邀请童敏教授到现场进行指导。

1

紧接着童敏教授开始向与会人员分享自己的研究,首先童教授讲述的是我们为什么要关注空间社会工作实践,并表示社会工作者目前在康复工作方面所做的努力都是技能训练,即哪方面的能力受损就对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但是这种训练有一个特点就是,经过治疗后病情会得到稳定,但是经过训练的人回到家中,仍旧难以将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是因为在训练中的场境是固定不变的,而现实生活中的场境是随时变化的,随着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训练的技能可能不能很好的与实际相适应。

2

对于社会工作在实践中的困扰,童教授表示我们会经常运用到人在情境中,最开始我们会更加关注“人”这一方面的因素,到60年代以后,学者发现忽视了环境的因素,于是便开始寻找环境中的因素,70年代后,学者们越来越发现人和环境是相互影响的,比如说:生态视角,我们在面临各种问题时要注意人与环境两方面的因素,仅从单一的某一方面寻找原因是不准确的。

3

社会工作中的两种思维方式包括对象思维和场景思维,对象思维中时间是最重要的元素,形成技能学习,观察,向外这样一种自上而下的知识,而场景思维中空间是最重要的元素,会形成自我学习,经验,向内这样的自下而上的知识。

4

5

社会工作对空间实践的关注可以从功能理论、增能理论、女性主义社会工作、宏观社会工作和批判社会工作这几方面进行理解,对于功能理论中的个人意愿和反意愿,童教授用一幅小狗的漫画向大家进行了详细生动对讲解,最后说到,当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都会有意愿和反意愿,只有我们进行适当的放弃才能达成目标,而这个放弃是指对自己意愿中可调整的部分进行调整。

10

11

我们要学会接纳、放弃,在面对生活中的局限的时候,要无条件的关怀、尊重他人的价值,在问题中也不要忘记给自己一个拥抱,学会享受差异生活的“20秒”,面对差异的时候,学会等一等,气定神闲地深呼一口气,告诉自己慢慢来。

13

 

改变的基础就在今天,要从此时此刻就进行改变,也要学会从不对立处入手,童教授也同样用了一个社会工作实务中一个改变的小例子向大家生动的讲述该如何从不对立处入手。给大家良多的启发和思考。

在关于“如何摆脱困境”这一环节的讲解中,童教授借助“吴先生”这样一个公益人的故事,向大家传达了生活中最有力量的改变来自于自己和身边的人,真正的公益是公益的信,要让每个人都能成为0.5的公益人。

19

通过前面深入浅出地讲解,童教授告诉我们空间实践的四个特点是场境性、应对性、两层性和主体性,但是最核心、最重要的都是要回归到社会工作实践的生活性中,让社会工作真正成为一门不只是助人,而是激发困境中人的改变潜力即自助的一门专业。

在童教授的讲解完成后,同学们老师们积极在评论区和童教授展开互动,纷纷提出自己心中的疑惑,童教授也对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讲解。

最后,何姗姗老师简要总结和点评了本次讲座的内容,并向童敏老师的分享表示了感谢,同学们也纷纷云鼓掌表示谢意。至此,本场讲座圆满落幕!

 

图文 | 曲莹佳

审校 | 何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