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下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供需演化与均衡状态研究”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召开学术沙龙。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王列辉教授、何丹副教授、杨浩然副教授、张维阳副教授、张凡博士后及线下、线上的十余位博士生、硕士生参加了本次学术沙龙。
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硕士生苏晗做了题为《中国在海丝之路投资港口的供需均衡演化研究》的报告。在全球产业转移、“双循环”发展格局及新冠疫情影响下,国内外投资环境和全球航运网络、海外港口建设情况都发生了变化。在此背景下,对中国企业在海丝之路布局的港口进行评估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报告首先系统整理了目前中国企业在海丝之路投资的港口,包含35个已运营的港口和10个在建港口,以此确立了这45个港口为研究对象。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新的发展背景下,中国已投资港口的供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建港口的项目推进情况如何,是否按照原计划进行;上述港口的需求预测以及供需是否均衡。
报告重点围绕港口供给的研究展开。在确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搜集沿线港口的自然条件、基础设施、物流水平等数据,通过熵权法-主成分分析-TOPSIS组合模型构建9个大类指标的港口供给评价体系,对45个港口供给水平进行测度,供给度位于前五位的港口分别是鹿特丹、新加坡、吉布提、安特卫普和比雷埃夫斯。下一步将重点对中国在海丝之路投资港口的需求现状与供需均衡水平进行研究。
与会老师和同学对上述报告进行了深入的点评,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何丹副教授指出,要对供给和需求的概念进一步界定,明确指出港口供给和需求是如何计算的。杨浩然副教授指出,在分别计算供给和需求时,要完善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这对后面计算供需均衡指数具有重要意义。在把供给和需求结合起来分析时,要引入合适的经济学模型进行评估。张维阳副教授指出,不仅要“就港口论港口”,还要把港口和其他地区及国家的贸易联系结合进来。张凡博士后提出,在数据方面,要考虑船公司这一影响因素;也要考虑港口类型,企业投资方式的不同对供给指标会造成不同的影响。此外,除了研究已投资港口在全球的需求,也可以进一步结合中国的实际需求,研究中国与这些港口的双向需求与联系,这对于中国在海丝之路的投资布局具有更大的战略意义。
最后,王列辉教授进行了总结,并感谢各位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希望在吸取各位专家意见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数据和拓展研究方法,对已有研究进行修改和完善,扎实推进项目开展。
供稿|国家社科重大项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供需演化与均衡状态研究”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