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8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信息技术学系吴永和研究员作为首席专家承担的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技术规范研究”系列研讨会暨联盟校成立启动仪式成功召开。因疫情影响,本次会议采用“腾讯会议”在线上开展。
与会成员有来自项目主持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与项目组参与单位的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等单位师生、国内外相关研究学者以及本项目示范区联盟校的代表近120余人。会议设置了联盟启动仪式、专家讲座、联盟区/校相关报告及研读3个议程。
图 1线上与会领导、专家合影
会议首先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吴永和研究员代表课题组致辞,对与会嘉宾、子课题负责人、示范区/联盟校代表进行介绍,感谢专家们对课题的指导与支持,同时对会议概况做简要介绍。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研究院院长朱军文教授主持会议议程一:领导致辞与联盟启动仪式。
图 2华东师范大学朱军文教授主持会议议程一
华东师范大学袁振国教授充分肯定了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创新性和价值性,从挖掘研究对象(未成年人)特殊性、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结合、国际化与本土化议题设置等方面对课题研究提出三点期望。
图 3华东师范大学袁振国教授致辞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余云涛主任肯定了课题组关于教育信息技术标准研制的前期工作,并对本课题议题设置规划的合理和协调给予肯定,并希望课题组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问题,促进未成人健康发展,以及在国家(或国际)标准发展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图4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余云涛主任致辞
上海市教委信息化工作处卜洪晓副处长认为利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特别是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全面发展,不仅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也是当下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本课题从技术规范视角来探索如何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与人工智能技术协调发展问题,对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课题产生的成果将有效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实践应用,服务上海数字化转型发展,为上海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图5上海市教委信息化工作处卜洪晓副处长致辞
随后,原中央电教馆馆长王珠珠研究员宣布了“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技术规范研究联盟”正式成立的决定:根据2021年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技术规范研究”工作需要,项目组经研究决定成立研究联盟,团结国内有研究基础和志向的区域和学校,共同致力面向未成年人的智能技术规范研究,使广大青少年在享用智能技术带来的革命性影响的同时审慎对待可能的风险,以共同之力,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项目组承诺将把联盟作为提升重大项目研究水平的重要策略,与联盟单位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项目组承诺以开放的机制建设联盟,根据项目研究进展需要,吸纳更多志同道和的区域和学校作为联盟单位,协力创新发展。
图6王珠珠馆长宣布“人工智能技术规范研究联盟”正式成立
清华大学郑莉教授主持会议议程二:专家讲座。
图7清华大学郑莉教授主持会议议程二
祝智庭教授和王敏娟教授分别做了《面向未成年人AI研究的国际观察:权利与保护》《AI与K-12教育以及检索期刊论文写作》两个主题报告。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通过考察国际权威机构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敏锐捕捉到当前国际研究聚焦于未成年人使用AI支持学习、生活、发展的权利及其保护措施。同时期望本课题能在面向未成年人AI教育中,从标准研制、规范指南和政策建议等方面产出系列成果,支持国内人工智能教育发展,为国际儿童人工智能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图8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进行主题报告
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王敏娟教授介绍了《IEEE Transactions on Learning Technologies》期刊的热点选题,分享AI在K-12教育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应用思路,并以“Monitoring Learners' Personalities Through Psychometrics and Adaptive Instruction为例,剖析了人工智能在自适应学习中的作用,提出了AI在K-12教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最后,王教授从期刊论文发表视角为课题研究提出了重点研究方向和论文撰写注意事项,为课题产出高质量成果有很大的帮助。
图9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王敏娟教授进行主题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郑骏教授主持会议议程三:联盟区/校相关报告及研讨。
图10华东师范大学郑骏教授级高工主持会议议程三
重大课题首席专家吴永和研究员分享了《国家社科重大课题进展与研究联盟建设》的报告。报告重点汇报以下两部分内容:一是国家社科重大课题的整体内容、当前进展以及课题组管理规程;二是重点介绍“人工智能技术规范研究联盟区(校)”的建设目标、建设进展以及后续建设规划等。
图11华东师范大学吴永和研究员进行课题组分享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青岛学校校长刘名卓教授做了题为《双减背景下AI赋能课堂与作业变革的设计与实施——基于华东师大附属青岛学校的实践》的报告。报告以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青岛学校智慧学习生态的设计与建设为例,从 “双减”背景下学校面临的挑战、技术赋能课堂教学变革的设计与实施、技术赋能优化作业管理的实践案例以及技术如何赋能成效四个方面进行了案例分享。
图12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青岛学校校长刘名卓教授进行案例分享
上海宝山区教育局局长张治教授做了题为《教育数字化转型下的人工智能赋能宝山教育》的报告。报告以宝山区作为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验区为例,描述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宝山教育的应用场景,介绍了智慧同侪课堂、三个智能助手、师生数字画像、“未来宝”数字基座等宝贵经验。最后,张局长分享了人工智能赋能宝山教育的典型案例,如教育大脑、智慧体育、心理预警等,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新模式,促进智能技术守护未成人健康成长。
图 13上海宝山区教育局局长张治教授进行案例分享
江苏师范大学王娟教授主持会议议程三:联盟区/校相关报告。
图14江苏师范大学王娟教授主持会议议程三
上海市求真中学校长陈明宏从问题与挑战、解惑思路、实施路径、实施内容、实施效果五个方面介绍了求真中学作为宝山区数字化转型的窗口学校,为实现以信息化为引领,促进传统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提升教学效能,打破教育教学的时空限制,全方位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大幅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校企合作建设求真教育大脑并将之用于求真教育集团成员校,助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以备课助手、教学助手、课外辅导助手和备考助手为抓手,从课前、课中到课后全场景探索“人机共教”的教学模式,营造适合每个孩子智慧学习的闭环。
图15上海市求真中学校长陈明宏汇报
温州市中津先进科技研究院院长王振宇分享了温州市教育大数据项目、浙江省教育厅教育魔方、绍兴市教育大数据等多个教育数字化改革案例,“学在温州平台”、“柳州市教育数据管理平台”、“瓯海区教育智治一张图”、“鹿城区可感知校园”项目。汇聚数据形成数仓,利用数据驱动让教育模式从“大众化”到个性化,教育过程从“非量化”到“可量化”,教育管理从“不可见”到“可视化”,帮助教育教学实现了更直观、更准确、更高效的结果呈现。
图16温州市中津先进科技研究院院长王振宇汇报
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学信息中心主任、中小学正高级教师郑茜以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实践为例,探讨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学落地的实施路径。通过课程开发分布实施普惠课程、拓展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场馆建设;人工智能教育交流;举办AI校园科技节;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比赛;建立AI联盟实验学校等方式,设计一套适合初中生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构建一套基于“学、做、创”人工智能学习模式;开发一个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人工智能学习平台;打造一支精干的人工智能教育种子教师队伍。
图17徐州市三十四中正高级教师郑茜汇报
北京师范大学李玉顺教授主持专家讲座:主题报告三。
图18北京师范大学李玉顺教授主持专家讲座主题报告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教育信息化和人工智能教育部门主任苗逢春研究员从人工智能的国际发展状态与态势,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借助人工智能服务于教育公共利益的框架:借助人工智能支持实现未兑现的教育公平和包容目标;发掘人工智能潜能支持面向公益的学习的未来;审视和治理教育人工智能伦理伦理问题;人工智能基本素养培养和高端能力(拔尖人才)培养。讨论人机互动及其伦理问题,探索教学方法的智能升级,防止教学法的“智能降级”,以及教育反向赋能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主要领域。
图1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教育信息化和人工智能教育部门主任苗逢春汇报
北京邮电大学李青教授主持圆桌对话:“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大家谈”。
图20北京邮电大学李青教授主持圆桌对话:“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大家谈”
原中央电教馆馆长王珠珠认为:人工智能现如今还没有得到科学、规范有效的普及;教育的人工智能与全民的人工智能有待结合,还需解决人工智能人才短缺的问题;人与智能的融合发展,需要教师和学生从教学体验中感受数字社会、智能社会,在各科学习过程中利用网络资源支持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嵌入科学技术;在教学中进行渗透。
图21原中央电教馆馆长王珠珠发言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卜玉华认为,目前人工智能规范不仅仅是技术规范,还应该是伦理的;孩子的作品、作业是否有产权保护,是否有隐私,人和机器两者之间的规范这些问题有待讨论;还需考虑数据化的人工智能产品的伦理规范,地方性使用者的伦理规范。
图22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卜玉华发言
上海市电教馆副馆长潘丽芳介绍了上海的空中课堂建设,初期课堂单一、组织简单、资源应用停留在人在资源的阶段。通过构建学科知识图谱,以结构化的方式描绘学科知识点,通过知识点和实体的关联和匹配;丰富课程的资源和形式;自适应学习系统的建立,以人工智能学伴陪伴学习。通过数据检测发现有助于学生均分提高。
图23上海市电教馆副馆长潘丽芳发言
上海市黄浦区教师学院副院长邢至晖认为:人工智能素养,在新的阶段面临新的挑战;人工智能是跨学科,人工智能本身就涉及各学科的参与;在中小学提供导向性的支持;人工智能在中小学的应用需要注意适配性,才能提供更好地提供教学支持。
图24上海市黄浦区教师学院副院长邢至晖发言
上海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谢忠新认为:人工智能在中小学的应用需要通过数据的采集、绘制、分析、应用螺旋上升的方式,在区域内统一构建平台以更好地进行数据的采集、处理;通过关注数据的螺旋上升,才能更好地推进人工智能在中小学的应用。
图25上海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谢忠新发言
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信息中心主任奚骏认为:AI作为前沿技术,给教学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教学本体还需结合相关智慧课堂的工具、技术支持,提供相应教学环境;人工智能可以与艺术、数学、体育等课程结合,相应教学、技术还需要相关专家的指导。
图26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信息中心主任奚骏发言
科大讯飞标准管理部总监何永春提出“AI+教育”的标准化思考。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上,教育信息化有良好的标准化基础;教育智能化产品与服务市场广阔;AI教育产品百花齐放。智能化呼唤技术标准中体现AI,然而各标准数量不足,覆盖面不宽。市场化需要可衡量的技术规则:技术需要互联互通,市场需要有基础的技术规范,需要明晰的检测评价方法。
图27科大讯飞标准管理部总监何永春发言
《现代教育技术》编辑部主任焦丽珍从期刊的层面,从人工智能相关期刊的刊发数量,可以看到人工智能文章数量井喷式的增长。通过对政策的挖掘、刊物的分析,发现人工智能和教学方面的研究较多,政策导向面对教育的供给侧较多,面向学生的需求侧较少。AI离不开学生、真正落地需要考虑学生需求分析。期待围绕相关主题打造系列高质量论文。
图28《现代教育技术》编辑部主任焦丽珍发言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希沃研究院院长胡婷玉主要围绕三教运用人工智能提供技术布局,对3个空间、N个智慧应用、12种场景和三类用户做出相应的教育业务整体规划,对课堂教学数字应用、小数据决策辅助做出技术布局,例如智能评语、智能备课、自动生成教学活动、AI英语纠错,常态化录课系统。
图29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希沃研究院院长胡婷玉发言
上海少儿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主任曹飞介绍了上海少儿图书馆在人工智能教育普及方面的进展,上海少儿图书馆以知识为主体,启动创客教室活动,包括大疆、机器人、Scratch等课程,进行百余场活动促进少儿智能教育,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在新馆的建设中,引入了更多机器人等硬件设施,给予读者更丰富的体验。
图30上海少儿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主任曹飞发言
圆桌对话小结:各领域专家从不同的角度畅谈了人工智能的见解和观点,一线的专家介绍了基础教育当中“人工智能+教育”的相关实践情况;产业领域专家介绍了如今领先的技术方案和实施经验。当中存在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思考让我们对“人工智能+教育”发展中的问题有了更多的认识,课题会进一步吸收和发扬各位专家分享的宝贵经验。
国家社科重大课题首席专家吴永和研究员代表项目组做会议总结: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技术规范研究”课题组承办,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信息技术学系支持的“2021年国家社科重大课题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技术规范研究系列研讨会暨联盟校成立启动仪式”已圆满落幕,感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学校专家、老师的参与,今天的会议主要有领导致辞和启动仪式、专家报告、联盟校相关研讨分享和圆桌会议上的分享讨论。感谢袁振国教授向课题组提出了国际化等更高位的要求,余云涛主任从标准层面对课题组提出要求,卜洪晓副处长也对课题组寄予厚望,王珠珠馆长宣布人工智能技术规范研究联盟正式成立。感谢祝智庭教授、王敏娟教授和苗逢春研究员的高水平学术报告;感谢刘名卓教授、张治局长、陈明宏校长、王振宇院长和郑茜老师高质量的实践报告成果,感谢王珠珠馆长、卜玉华教授、潘丽芳副馆长、邢至晖副院长、谢忠新主任、奚骏主任、何永春总监、焦丽珍主任、胡婷玉院长、曹飞主任带来有专业深度的圆桌对话;感谢朱军文教授、郑莉教授、郑骏教授、王娟教授、李玉顺教授、李青教授的主持;感谢业界各位专家的参与和支持,给课题提出了很多可研究的目标和方向!
最后,吴永和研究员从理论性与实践性、广度性与深度性、平台性与服务性、常态化与阶段化、本土化与国际化等5个方面给出一点思考与建议。借助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技术规范研究”、上海市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工智能+教育”联合实验室等项目和平台支持,项目的顾问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教育技术分委员会等专家团队的支持,以及教育信息化系统架构与标准、“人工智能+教育”生态系统构建及应用、教育大数据和学习分析领域等理论和研究支持,高质量的人工智能教育相关资料、前言科技产品应用、科技/教研项目展示机会、优秀实践案例发表或出版机会等相关技术和资源支持,深入推进研究联盟区/校建设。通过长期常态化研究项目如专家讲座、学术论文、实验校案例分享、研究报告、国家标准、蓝皮书、提案、日报文章的学习;推动联盟区/校产出案例集、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加强过程性活动、成果应用、课程建设、教研进修等联盟实验区/校的常态化研究项目。并给出项目组和项目研究联盟区/校的下一步具体的工作计划、要求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