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0日晚19时,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郭子林教授受邀做客我校,做了题为“文明交流互鉴理论视域中的埃及与周围世界兴衰”的学术讲座。该讲座为“华东师范大学知名学者学术讲座”之一,由历史学系李海峰教授主持。讲座采用腾讯会议线上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西南大学等全国多所高校的近三百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郭子林教授向大家明确本次讲座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文明交流互鉴理论,第二部分则以古埃及为例,通过文明交流互鉴理论来探索古埃及及其周边地区的兴衰。首先,郭子林教授强调,正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背景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节点的国内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以超凡的智慧在若干次重要会议与重要指示中提出文明交流互鉴理论,为史学研究提供养分,指明方向。其次,郭教授提纲挈领地阐明该理论体系的主旨内容,就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和动力而言,文明具有多样性、平等性和包容性;就文明交流互鉴的结果和意义而言,文明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华文明在文明互鉴中发展和繁荣;就文明交流互鉴的原则和方略而言,文明交流互鉴理论自成体系,为新时代中国史学提出应遵循的理论指导。
在对文明交流互鉴理论的背景、内容及逻辑意义进行宏观分析后,郭子林教授应用该理论视角,带领大家考察了古埃及文明与周边相关文明兴衰的历程。首先,郭教授总结了现今国内外史学界关于古埃及文明与周围世界交往的研究现状,成果丰硕但多以古埃及文明兴衰为主线。因此,文明交流互鉴的理论维度值得探索。紧接着,郭教授基于时间和空间的双向脉络,探讨从前王朝到后期埃及,古埃及文明与西亚、利比亚、努比亚以及地中海世界的交往与兴衰。文明变迁复杂的西亚文明与古埃及文明交往频繁,根据两地考古发现的陶器、建筑形式及艺术特点,古埃及文明与西亚文明在前王朝时期可能已通过贸易、征服、埃及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城市要塞的方式进行交往互动。第二中间期喜克索斯人统治埃及,新技术与新武器的引进及其本土化的应用证实文明交流互鉴为古埃及文明发展带来的变化。新王国时期,阿玛尔纳书信中记载的大国博弈、战争纪中古埃及在安纳托利亚、迦南的征服和与赫梯的争霸,以及后期埃及,亚述和波斯相继的征服与灭亡都纪录了古埃及文明与西亚文明在交流互鉴中的兴衰。随后,郭教授把视野转向埃及西部的利比亚文明,通过前王朝时期利比亚调色板,古王国到新王国时期对利比亚作战的记载,可见利比亚一直是古埃及人征服的对象(古埃及人将利比亚人称作“九弓”,意为外族敌人),但实际上,利比亚人融入埃及社会并在后期长期统治埃及离不开埃及文明的浸润。同样,从国家形成时期到后期埃及,南部下努比亚提供的资源和人力是古埃及前王朝、早王朝兴起的基础,努比亚人占领埃及并实施王朝统治也得益于埃及文化的长期影响。郭教授指出,从记载次数可知古埃及较为重视和熟悉与地中海的文明交流互鉴,新王国埃及的艺术品存在爱琴文明的绘画特点,后期埃及希罗多德对希腊与埃及长久交往的记述以及托勒密王朝统治下二者文化的交融、形成与消亡,埃及文明与地中海文明在征服与被征服、直接与间接的交流互鉴中兴衰。
最后,郭子林教授在分析宏观理论和考察微观历史的融汇下得出结论,在古代西亚北非地区,与埃及文明共存的文明具有多样性、平等性与包容性。无论是出于和平的贸易需求,还是基于野蛮的战争动机,不同文明都在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古埃及文明在其他文明的贡献下繁荣,其他文明的发展也离不开埃及文明的浸润。可以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始终倡导和平共存、主张共同繁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讲座结尾,郭子林教授就古埃及文明与古印度文明的交流互鉴、埃及的语言文明对欧洲文明的借鉴意义以及如何看待“文明平等”这一概念等问题与参加讲座的师生展开对话。同学们表示本次讲座让大家收获到研究文明交往与兴衰的新视域,受益匪浅,郭教授继而鼓励大家深入研学、多多交流。讲座氛围热烈,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