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3日,华东师范大学百场校级学术讲座第33场暨历史学系“大夏世界史论坛”前沿讲座第3场通过腾讯会议成功举办。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筹)的张杨教授带来了题为“美国知识霸权论争:兼议冷战与社会科学跨国传播的源起与路径”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梁志教授主持,来自国内各高校与科研院所的逾四百人在线参与讲座。
讲座伊始,梁志老师对主讲嘉宾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张杨教授。张杨教授是国内知名的冷战史专家,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冷战史、美国史与知识社会史,博士论文曾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历史研究》和《世界历史》等权威期刊发表大量原创性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梁志老师介绍,“知识霸权”的学术议题涉及历史学、国际关系学等多个学科,是一个近些年才受到学界关注的前沿研究领域,了解美国的知识霸权对于冷战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张杨教授在导言部分明确了本次讲座以学术史的梳理为主,介绍了选题的缘起,并且提出了几个问题:学术话语权是如何形成的?美国是否有个目的性的、组织化的知识输出大战略?知识分子是如何选择的?张教授通过设置问题引发了听众的深入思考。
接下来,张杨教授为我们介绍了美国知识传播的几个研究视角。首先是政治外交史或者说是冷战史。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文化冷战或者叫知识冷战,指的是二战以后美苏两国为争取各国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忠诚而展开的斗争。张杨教授指出,相关研究对于知识外交的关注是不够的。张杨教授以自身参加的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为例,指出这一领域仍未有达成共识的概念。此外,张教授还介绍了几本相关研究著作。其次是帝国史范式。John Krige指出,在构造帝国的时候往往需要将软实力与硬实力结合起来,而美国就充分利用了大学、基金会、智库等机构在目标地区寻找帝国代理人,改造这些代理人以实现帝国理想。再者是全球史与跨国史的视角。秉持该范式的学者认为,尽管意识形态不同,东西方在管理高度工业化社会的复杂问题有许多共同点,双方面临的挑战是相似的,因此社会科学家的跨国交流跨过了所有的铁幕。第四是后殖民主义的视角。这种研究视角的核心议题如下:是否形成了知识上的全球南方或构成新殖民主义?是否已经形成了知识依附及以此为基础的全面依赖?美国的知识输出是否造成了基于空间的学术依附?是否借助话语权力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建构,导致一些国家对美国的依赖?是否会造成话语霸权?
然后,张杨教授着重介绍了美国社会科学跨国传播的媒介与路径。首先是建立全球网络,培育特定的认识论偏好。通过提升学者学术声誉和影响力的方式,使学术思想传播受到资本、话语权、传播技巧与组织手段等的影响。于是,战后的10-15年间美国在社会科学领域拥有绝对的主导力量。其次是通过教育援助和学术交流的方式,重新配置全球科学和智识资源,重新进行知识层面的劳动分工。张教授以“东洋文库事件”为例,指出美国此举是挑选了具有特定倾向的日本学者来研究中国。这一事例使听众更直观地理解了教育援助与知识霸权之间的关联。第三种方式是通过学科建制和大的主题设计推动美国范式的知识传播,如“区域研究+现代化”模式的输出、用基金外交推动中国学的国际化。
此后,张杨教授介绍了知识生产中有关接受史的五种理论假设。这些假设包括:全球化或者说是现代化、美国化;知识霸权和文化帝国主义;新殖民主义;文化传递和迁移;本土化、在地化、多元化。全球化、美国化是指在全球化的进程中,美国处于中心位置,并且这一位置是美国人有意识地追求的。知识霸权(文化帝国主义)指的是通过一个清晰的文化机构网络,创造服从思想的能力,利用科学作为工具,将国家权力投射至国外。新殖民主义则是通过美国构建的区域叙事代替当地叙事,被一些后殖民主义学者认为是意识形态灌输。文化传递和迁移指的是美国和其他国家之间以双向通道和全球轮转为主导,文化过程可以被理解为代理人做出一系列复杂文化选择的结果。多元化、在地化则是指以拼接、本土化翻译、模仿式的顺应、对普遍规则的多样化编辑及其他关于身份特征的本土化变异方式。
最后,梁志老师对于讲座内容进行了简单的评议,认为这是一场极具启发意义的学术交流,为未来中国的冷战史研究提供了方向性指引。参加讲座的老师或同学在留言区里踊跃提问,张杨教授对其中几个问题做了细致的回答。不少同学仍觉得意犹未尽,表示非常期待张教授的下次讲座。本次讲座在师生的热烈讨论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