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1日晚,华东师范大学“元化讲堂重读鲁迅”系列讲座第三场在中文系4430会议室开展。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外语学院的梁展教授担任主讲人。在本次讲座中,梁展老师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姚云帆老师,孙尧天老师从民族革命和国民性形成的角度,共同探讨了鲁迅的国民性思想。
讲座伊始,梁展老师用冯雪峰回忆鲁迅的《关于知识分子的谈话》中,对于民族主义的一段论述为引,开启我们对“民族问题”以及与民族主义有关的一系列共同体理论的思考。梁展老师展现出了扎实的史学功底,把鲁迅的民族主义思想及其发展转变和他的人生经历紧密结合,呈现出了一个内涵丰富,多维立体的鲁迅民族主义观。
梁老师先就鲁迅是否参加光复会,以及同王金发的交往讲起。借助绍兴地方志等史料,朋友的回忆和鲁迅《范爱农》等作品的佐证,梁老师明确了鲁迅确实参加过光复会这一结论,并对这一事实带来的争议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王金发折射出了当时浙江地区,以光复会成员为代表的革命人士的一些特点,他们具有强烈的复仇主义精神和极端的仇满、排满信念。而鲁迅对辛亥革命的理解无疑受到了这些革命人士的影响,在他眼里,辛亥革命首先不是一场西欧意义上的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而是汉族向满人政权发动的一场种族革命。
梁老师指出,鲁迅种族革命的民族主义思想还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章太炎,他们都认为驱逐满人才能获得汉民族,乃至个人的解放,由此提出种族,地域和政权是塑造特定国民性格,也就是国民性的三个基本要素。接下来,结合福柯,尼采等西方文艺理论,梁老师带我们探究鲁迅种族观和西方的民族主义思想的联系,并通过西方理论角度透视中国近代的民族主义问题,透视鲁迅的民族主义观。值得注意的是,与严复等人不同,鲁迅等人首先接纳的是西方启蒙运动以来“天赋人权”的观念,而非种族话语体现出的民族主义政治。而后,尼采和福柯等人的思想也进入了鲁迅的民族主义观,具体表现为鲁迅把生命看成权力的肉身化,生命本身就是权力。法国学者曾用“从种族战争到国家的种族主义”来描述福柯关于西方种族主义话语到理论,梁老师认为,有清一代的政治历史也清晰体现出了这条历史线索。从满人统一全国过程中残酷的民族屠杀事件开始,满汉两族就一直在不断地斗争,最终促成了种族革命的发生。在鲁迅的小说里,我们可以看到征服者在被征服者身上施加的规范化力量,比如“辫子”这一意象,在小说和现实中都隐含着满人统治的某些象征。
对此,梁老师进一步提出,在鲁迅和章太炎的历史叙述中,“种族”观念从政治中来,又回归到政治中去,而非纯粹的自然科学知识。鲁迅对于种族问题的探讨与晚清政局紧密结合在一起,从生理种族抽离出代表权力,反对压迫汉族、占统治地位的满人,批评种族权力带来的压迫。这正是中国国民性的来源。国民性麻木,软弱,缺乏操守的弱点是由于外族的侵略和残酷的刑罚所致。在鲁迅的代表作《药》中,这一点体现地淋漓尽致,外族的压制和迫害让本民族内部失去了维系一个民族的共通性情感,而民族意识、民族共通性情感的缺失,是鲁迅眼中社会、政治以及种族革命失败的根源。这一时期的鲁迅,经历了辛亥革命后此起彼伏的打着“革命”旗号以遂私欲的诸多“革命事件”,对国人有一种失望的情感,他并没有看到国民意识的进步,所以从激昂慷慨转入消沉颓唐,直到五四后才有所转变。
梁展老师讲完后,与谈人姚云帆老师对梁展老师做出了回应。他表示相对于90年代以来“被翻译的现代性”这一讲法,梁老师的报告对国民性的阐述采取了另外一个途径:“国民性”并非外来内生,而是一个“内生外显”的模式。梁展老师从内生的鲁迅思想及历史语境的原发性出发,外显至中国思想史,乃至全球思想史。姚云帆老师得出了两点重要的心得:首先,在讲鲁迅复仇观念和中国复仇传统的联系时,梁老师抓住了浙东这一个特殊语境,从明末以来华夷之争的文化记忆出发,给出了一个非常强有力的解释,谈得十分清楚。另外,梁老师讲到的权力意志问题,注意到尼采、章太炎等对鲁迅的影响,使鲁迅的“复仇”内涵格外丰富,扎根本土而又受到西方影响。在这两点之外,姚云帆老师又对梁展老师提到的文化记忆和生命政治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回应。
在接下来的交流环节中,梁展老师先就姚云帆老师的回应,对国民性研究范式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解释,强调了鲁迅的国民性话语是历史形成的这一观点。孙尧天老师结合鲁迅早期对“种性”概念的理解,指出鲁迅在留日初期即展现出了对国民性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同时他主要是从对于中国历史的反思切入这一问题,正是对中国历史的深入理解使得鲁迅做出了如今依然深刻的国民性批判。随后,梁展老师对于同学们有关鲁迅周作人早期集外诗文的署名、鲁迅作品中的复仇主题和尼采思想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精彩的回应。
梁展老师的讲座,给我们研究鲁迅的民族主义思想,乃至中国的国民性问题都拓宽了新的视野,文学,史学与政治结合论证,让我们对晚清时期的社会形态和国民形态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们走进了鲁迅的历史语境,帮助我们加深了对鲁迅国民性思想的认识,对我们以后的学术研究有很大的启发。
供稿|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