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海上丝绸之路港口研究学术论坛召开

发布时间:2021-05-25浏览次数:523

515日下午,首届海上丝绸之路港口研究学术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召开。宁波大学海运学院庄佩君教授,中国科学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梁双波副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过仲阳教授、施润和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王列辉教授及十余位博士生、硕士生参加本次学术论坛。 

上海海事大学博士生杨俨斌做题目为考虑预期流的海丝路港口网络构建与演化的报告。运用瓜达尔港案例,分析了新兴港口的建立和带来的影响,然后运用克拉运河的案例,论述了新兴航路的建立过程及其预期影响。研究方法方面,他详细介绍了复杂网络理论,以及运用到的港口航线复杂网络,最后介绍了预期流复杂网络模型,指出当前预期流对研究港口供需问题的适用性还有待实证。按照预期流的网络构建,有很多港口应该是供需不均衡的,可以通过他们有共同腹地的港口识别战略新兴港口,这样战略新兴港口可以起到一个中转或分摊货量的作用。在新加入港口或航道时,重点考虑其功能,通过加入网络后的系统分析判断其是否达到最优,辅以网络指标来判断港口或航道的开通是否有意义。

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张圣做题目为基于运量的亚洲地中海航海运输研究与港口均衡的思考的报告。报告认为在殖民动荡时期,亚洲地中海各港口的转运能力差距不大,二战后,新加坡、釜山、香港先后成为三大转运枢纽,而在连通性层面,联通结构呈现稳定性和变化性并存。然后他详细讲述了四大发展阶段及其演化机制。最后,他根据自身工作情况提出研究展望,即在土地分析视角下的供求均衡研究的探索。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博士生林玮珊做题目为中国海丝路沿线港口投资的战略性分析的报告。他从四大洲中国已有投资的港口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进行了战略性分析总结,提出随着海外投资的快速增长,中国需要有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支撑点,而港口码头的建设使中国有了保障海上运输线的基地。这些港口可以取代原来一些必经的港口,这对摆脱对单一港口的依赖,增大海上贸易的稳定性很有帮助,有的港口还有助于缩短航线,减少运输费用。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和能源进口也需要海外港口的支撑。进而重点介绍了部分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新兴港口的空间分布和自然特征。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苏晗做了题为中国在海丝之路已投资港口的供给水平测度的报告,她先梳理了中国在全球的海外港口投资情况,并通过汉班托塔港口的具体案例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总结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供给水平测度的问题。然后,她从宏观经济,微观经济,港口经济三个角度报告了供给与需求方面的定义,提出我从环境因素和内生因素两个方面的九大类评价指标体系。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李开源开展了“基于腹地供需和供应链分工的战略新兴港口功能研究”的汇报,汇报内容包括研究思路和逻辑;报告以港口在代际划分下的港口功能演进为思路突破口,认为港口的发展过程是对货物功能、腹地功能供应链功能的不断强化,因此港口的供需平衡需要在兼顾货物属性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腹地经济和国际贸易来开展。同时,报告对战略新兴港口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港口的“战略性”、“新兴性”、“战略新兴性”等的概念给出了界定。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李蕊以釜山港和科伦坡港为例,对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港口土地利用与演变进行了研究,对港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变化进行监测分析,进而分析其扩张模式,探索港口用地的演化规律,汇报内容分为四部分: 研究背景与意义;当前研究进展;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可行性分析。

宁波大学海运学院吴健富的汇报内容为“跨界治理视阈下的港口整合”,首先阐述了跨界治理的概念和边界类型,然后列举了一些港口整合中的跨界问题,主要包括跨地区、跨部门、跨公私领域、跨层级边界、跨文化边界等问题,最后选择歌本哈根港和马尔默港进行实证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城区学院张楠翌对“全球航运服务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进行了汇报,先阐述了选题背景与意义,然后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供应链的概念界定,介绍了全球航运服务供应链的空间分布与组织结构特征、空间联系与组网过程分析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过仲阳教授、施润和副教授等老师和同学对上述报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庄佩君教授、梁双波副研究员对汇报进行了点评。王列辉教授对首届海上丝绸之路港口研究学术论坛进行总结,充分肯定了上述研究取得的进展,希望大家继续围绕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供需演化与均衡状态研究”展开研究,进一步挖掘数据和拓展研究方法、更加聚焦和凝练研究问题,扎实推进项目开展。


供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供需演化与均衡状态研究”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