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23场百场校级学术讲座:高江涛:文明动脉:早期中国文化互动中的资源、聚落与道路

发布时间:2022-07-07浏览次数:164

2022619日(周日)19:00,由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承办的百场校级学术讲座第23场——《文明动脉:早期中国文化互动中的资源、聚落与道路》于线上如期举行。 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陶寺考古队领队高江涛教授主讲。


高江涛教授主要从事文明与国家起源、早期都邑、聚落形态考古及先秦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研究。依照不同时期侧重的研究内容及其特点,他将国内文明起源研究学术史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国内学者的关注点多在于文明、国家起源的标志;基于早期研究成果,不同学者针对中国的文明起源进程以及不同遗址的文明程度展开了大量的具体讨论;而近年来,国内更多地探讨文明起源的模式、动力,偏重于理论分析,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但是高江涛教授同时指出,长期以来,一个问题常常被学界忽视,即文明、国家起源进程中不同区域文化(文明)之间如何互动。  

交通道路之于一个区域犹如大动脉之于身体,早期地理交通研究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形成的探索具有重要促进意义。晋南运城盆地与洛阳盆地以西地区今三门峡之间至少存在着一条南北向最便捷古道——中条浢津道,这条古道——至少在史前时期的庙底沟文化以来就已存在,并逐渐发展成繁盛之态。道路之上的寺里坡头遗址很可能就是当时的交通控制点。而盐道很可能是其史前时期重要的功用之一。

高江涛教授认为,区域文化(文明)的密切交流互动,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宏大起源进程中的重要特点。区域文化(文明)之间的互动,必须有所依赖的通道。而这些通道上,往往分布着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早期聚落。

晋南盆地主要包括临汾盆地、运城盆地、垣曲盆地,是三晋的考古重地。著名的陶寺遗址就分布在临汾盆地的最高峰塔儿山周边,陶寺文化也突破了临汾盆地,占据了几乎整个晋南地区。高教授认为,晋南盆地与洛阳盆地之间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就形成了三条互动通道——中条浢津道、虞坂巅軨道、轵关陉道。

大量早期遗址沿着道路分布,在控制点形成聚落群。从洛阳盆地出发,沿着中条浢津道翻过中条山就是著名的清凉寺墓地、寺里遗址、坡头遗址,该遗址有着与众不同的“奢侈”现象,具有多样文化因素。尽管当地并不适合农业生产,但人类在此地活动的年代跨度却很长。甲骨文中多次出现的地坐落在虞坂巅軨道上,是商代控制盐业资源的重要据点。而在轵关陉道上,分布着商代征伐的亘方、召方等方国。晋南的盐、铜等战略性资源可能是这三条道路很早就被开发、利用的原因。


江汉平原与中原腹地的交通渠道较多,分布着大量早期聚落。一是沿洛水而上,然后折向丹淅之地,通达江汉;二是由洛、汝等地南下,经鲁山三鵶道,到达南襄盆地;三是经由方城缺口,沟通南襄与颍、汝中上游地区。南襄盆地往南,则有荆襄大通道和随枣走廊沟通江汉平原腹地,在二里头时期就有金道锡行的线索。此外,中原与江汉之间还有一条经由信阳(义阳三关)翻越大别山的早期道路,大致与现京广线吻合。

早期中原地区河网密集、水系发达,内河是夷、夏之间的重要互动渠道,如济水连通山东等地的东夷文化,颍水、汝水入淮达江。颍水流域上游分布着诸多龙山时代都邑性聚落,夏人如何从这一地区,到达洛阳盆地,创造出二里头文化?高老师推测,夏人并没有翻越嵩山,而是选择了北上西进的路线,即从王城岗到新砦,再到东赵、大师姑一带,进入虎牢关,占据更为广阔的洛阳盆地。在发展壮大为二里头文化后,夏人又东出虎牢关,建立了广域的王权国家。在讲座的最后,高教授点名此次讲座的主要目的,即为大家分享一种史前时期文化互动通道研究的思路与研究方法,这里的互动不仅仅是一种口头的互动,而是真切的依赖于资源、聚落与道路。

本次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田兆元教授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崔勇与谈。我校民俗学研究所的相关师生及学界同仁共计近400人共同参与聆听了本次讲座。主题讲座结束后,三位教授同与会师生围绕“道路与文明”“早期文明”“神话与考古”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师生们对早期中国的南北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于早期文明形态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