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跨学科系列论坛:大变局下的治理研究 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对话

发布时间:2022-06-01浏览次数:193

2022528日上午,由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和科技处共同主办的文理跨学科系列论坛-学科交叉融合论坛第七场——“大变局下的治理研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对话”在腾讯会议室顺利举办。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吴文钰副院长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叶超教授进行点评。四川师范大学邓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何艳玲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陆邵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周尚意教授、广州大学朱竑教授和苏州大学段进军教授应邀出席并进行主题报告。六位专家分别从地理学、管理学、建筑学、规划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视角切入,围绕治理的相关问题,深入探讨了山区国土空间治理与乡村振兴的战略步骤,分析了城市治理中的“空间”属性问题,中国语境下记忆场所的价值和空间实践,并就历史街区的规划与治理问题展开对话,聚焦地方性与主体性行为,剖析了当前中国移民问题的多样性与治理的路径选择,基于“行动—规则—秩序”三位一体的理论范式解读了区域空间结构演化及其发展与治理等具体命题。本论坛由叶超教授发起和策划组织,吸引了来自全国多所院校的240余名师生在线观看和研讨。

在论坛报告环节,六位专家分别做了主旨报告。邓伟教授以“乡村振兴与山区国土空间治理”为题,基于自然地理学、生态学和人文地理学的交叉融合视角,探讨了中国山区的基本情况、山地国土空间识别和治理相关的议题。邓教授提出了山区国土空间治理的功能优化概念矩阵,致力于从对山区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科学认识中服务于乡村振兴。强调要深度解读乡村振兴三大关键目标和战略步骤,充分认识山地地理国情,一是要正确认识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二是要深度理解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求真务实的真理性;三是必须认清乡村振兴面临的诸多挑战和需要破解的难题。

何艳玲教授的报告以“嵌入空间属性的城市治理变革”为题,从土地、场所、场景三个维度重新理解城市治理中的“空间”概念。其中,土地维度包含人和地两个要素;场所维度应该关注人、地、物三个要素,重视场所的标识感和归属感;而场景维度,在人、地、物之外,还应该包含产,即经济、生活活动,社区/街面经济等要素。因此,城市治理在聚焦城市政府的新角色时,要着重凸显“人民中心”的思想,尤其要关注人民中最重要和最需要帮助的人。

陆邵明教授通过对地理学、建筑学、规划学的学科比较,提出跨学科“到底对话有无可能性”的重要命题,并以此为切入点,展开了“跨学科视野下记忆场所的价值思辨与空间实践”的主题报告。陆教授从一系列经典案例出发,重新审视了“记忆场所”的价值及其空间实践,探讨了中国语境下重构记忆场所的内涵、外延与价值的重要问题,提出记忆场所是真正寄托乡愁的精神家园,它的价值的实现有赖于日常的空间实践,这种空间实践存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混合等运作模式。

周尚意教授以“历史街区规划管控的地理学视角”为主题,与陆邵明教授对话。周教授借助北京前门大街改造的案例,强调了历史街区规划所肩负的传承历史文化和增加城市活力的双重使命。她将地理学、城乡规划学与经济学的思维范式深度交叉融合,勾勒出一个严谨的“一纵一横”的概念体系。其中,“一纵”分析以“四层一体”(即:精神、社会、生计、自然)来解释历史街区多要素有机融合的整体性,强调景观整体性的重要价值。“一横”分析则侧重空间竞争与地方认同,站在城市、区域、国家、全球的格局中,判断历史街区功能变化的趋势。

朱竑教授比较分析了社会文化地理和人口学的学科特色,结合移民问题的跨学科属性,做了“移民问题的研究与治理”的主题报告。朱教授指出中国的移民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是对其治理的关注相对欠缺。进一步,朱教授聚焦移民过程中的地方性知识,以“治理主体—治理议题”为框架,对农民工积分入户和公民待遇问题、跨国移民的治理模式、智力型移民的治理投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强调移民研究需要采取多维方法,聚焦地方性,同时吸收人口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成果。

段进军教授以“‘行动—规则’视角下区域空间结构与区域治理”为题的主旨报告,提出要从行动规则秩序的视角思考区域发展和治理问题。段教授指出,大变局体现了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成为常态。过去的思维模式很难适应未来变化,映射到区域治理中,最根本还是要遵循一般性规则,知识利用的困境决定了多元主体参与的分布式模式更适合未来不确定性的环境。段教授以经济学和地理学的结合为出发点批判主流经济学,特别是其中“人”的缺位问题,他号召学者们要关注行动的主体,理解人文主义的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

在六位专家的精彩报告后,叶超教授对六位专家的发言进行了总结与点评。对邓伟教授的报告,叶教授以“那山、那乡、那人”回应,“那”是我们站在外面去听,去看。当我们进入实地有了真实的接触后,“那”就会转换成“这”,因为我们也置身其中,我们也和他们一样。所以,山区国土的空间治理与乡村振兴,并不仅仅是山区的问题,而应该是需要更多人关心的重要话题。对何艳玲教授的报告,叶教授指出一切都聚焦于社会空间,人塑造社会空间,社会空间也塑造人,问题的关键是,“人”是什么?认识并识别出人民中最重要和最需要帮助的那些人是核心。对陆邵明教授提出的“跨学科对话到底有无可能性”的命题,叶教授的回应是,今天的报告以及后续的更多活动会把这种可能性变成一种不断深化的现实性。陆教授就跨学科过程中存在的错位、越位、缺位等问题的警醒与自省,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对周尚意教授关于历史街区问题的思考,叶教授以“空间承载价值,时间流传精神”作为回应,提醒我们关注规划或解释地方时注意自省。听完朱竑教授的报告,叶教授提出流动是为了生活,治理是让“人助人”的核心主张。因此,如何塑造一个朝向“人助人”的制度、政策、机制,体现的其实是善治问题。针对段进军教授的报告,叶教授呼吁要重视“人是主体”的问题,无论是在研究还是治理中,人的主体地位常常被客体化,这是最值得我们警醒的问题。

 在论坛自由讨论环节,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柳林教授围绕跨学科交叉研究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与吴院长和论坛嘉宾进行了交流讨论,就不同学科之间如何找到共同兴趣促进深度交流合作,以及管理层如何引导和支持高校学者进行跨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等问题展开了积极探讨。

最后,主持人吴文钰副院长对跨学科交叉融合论坛进行了总结。吴院长指出华东师范大学70周年校庆时发布了卓越学术的纲要,跨学科交叉融合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以卓越的学术团队为支撑,组织了文理交叉跨学科系列论坛。此次论坛由叶超教授团队精心策划,既是对教育部发布的《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的贯彻落实,也有助于推动学科交叉繁荣。吴院长强调,跨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最重要的是体现问题意识、思辨意识、理论意识以及人文意识,期待交叉学科的治理研究能够最终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