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9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知名学者学术讲座”如期举行,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教授阐发了对“新的国际舆论格局下中国国家形象建构”这一问题的思考。传播学院副院长陈虹教授担任了本场讲座的主持人,三百余位听众在线参与。
首先,程曼丽教授对这一主题涉及到的关键词“国家形象”和“建构”进行阐释。她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新闻和国际社交媒体中所呈现出的形象。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很多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一言以蔽之,国家形象通过大众传媒系统呈现,深度影响着全球受众对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整体认知。自此意义上,国家形象作为被建构的对象存在。建构的作用力则来自两个方向,一个是以本国为建构主体的自我形象塑造,即“自塑”,另一种是本国形象被他国主导建构,并且产生相应的效果,即“他塑”。“自塑”与“他塑”之间存在纷繁复杂的博弈。
之后,程教授进一步对中国形象的“自塑”和“他塑”进行了介绍。关于中国形象的“自塑”,2009年,中央明确提出把我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在最初一段时间里,各个媒体纷纷拓展国外市场。比如在2009年底,新华社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开始启动,CNC(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依托新华社全球采集网络的优势,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 覆盖了除了南美洲外的大陆。目前,新华社已经实现了“在世界上主要国家和热点地区,都拥有自己的记者站”的预期目标。2017年,整合了央视涉外频道资源的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正式开播,并成为中国对外传播的旗舰媒体。中国形象的“他塑”,则指的是那些拥有主导国际舆论能力、占有全球化的信息资源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形象的建构过程。这一过程是对中国系统化污名的过程。“傅满洲”就是这样被建构出来的“中国人”的形象。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这一标签化的形象一直延续至今。
讲座的第二个部分是中国形象的建构及其影响因素,程曼丽教授认为,影响中国形象建构的因素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点是“世界两大格局交织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第二点是“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利益上的一致性”,第三点是“美国对全球涉华舆论影响的长期性”。
首先,“世界两大格局交织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当下,中国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交汇期。值此历史之际,大国间的力量对比和彼此认知势必发生改变。程曼丽教授认为,这一变化在美国对华战略和涉华舆论中得以充分体现。她对此做了一个简单的回顾: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的目标是将中国纳入其主导的世界体系。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在多个领域都开始飞速发展。随着中国企业竞竞争力的逐步增强,美国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中低端资本密集型企业开始认同中国威胁论,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美国政府推行关于对华贸易的保护主义政策。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这种对华负面情绪得以延续并扩散。
其次,“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利益上的一致性”。二战结束后,为了扼制“共产主义扩张”,赢得全球霸主地位,美国建立起一个遍及全球的政治、经济同盟体系。美国的全球同盟与美国有着共同的价值体系和利益关联,有着同样的种族优越感和意识形态倾向性,因而在面对同盟之外的战略“对手”时,其在态度、行为、舆论方面会表现出高度一致性。例如在这次俄乌冲突中,美国及其同盟就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
最后,“美国对全球涉华舆论影响的长期性”。在过去百年,国际传播领域中的信息流向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美国等西方国家利用这一特殊优势,将自身信息连同价值理念辐射至全球,打造出巨大的舆论场,对世界各国媒体及受众的认知产生持续性影响。程曼丽教授认为,信息渠道的垄断必然导致话语霸权,由此衍生的思维定式和刻板印象不会在短时间内改变。
讲座的第三个部分,程曼丽教授探讨了新形势下中国形象的建构思路与对策。她认为,在国际涉华舆论未发生根本性转变的背景下,我们不能继续被美国以及西方国家的议程设置所牵引,重复攻击与反击的模式,而应该努力突破传统思维框架,确立自身主体地位和话语优势,在国家形象建构方面寻求新的路径。具体来说,即打造有效回应世界重大问题的国家话语体系、突围西方主要国家的议程设置、提升新闻工作者的国际传播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