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8日下午13:30-16:00,由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研究院和科研处共同主办的第二场文理跨学科系列论坛——“开发区管理体制变迁与可持续发展”在腾讯会议平台顺利举办。围绕这一主题,华南师范大学王丰龙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孔翔教授结合承担学校基地交叉项目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主旨报告的分享,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部的高恩新教授、生态与环境学院的张勇副教授则作为交叉学科的嘉宾应邀发表了短报告。四位专家分别从人文地理学、公共管理和环境科学等不同学科视角,深入剖析了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建构逻辑和优化路径,探讨了管理体制变革对开发区发展绩效、功能演进及与周边关系等的影响。论坛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衡阳师范学院等单位的60余位教师、研究生参与。论坛由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院长孔翔教授主持,副院长滕堂伟教授应邀担任点评嘉宾。
在论坛报告环节,王丰龙教授和孔翔教授分别做了主旨报告。王丰龙教授的报告以“准行政区划理论及其对开发区研究的启示”为题,主要从政治地理学和政区地理学的理论出发,提出开发区是一类典型的准行政区划,并从尺度、领域和委托-代理关系三个维度,构建了准行政区划的理论框架,以这一框架剖析了我国开发区的性质、空间治理逻辑及其发展困境形成的必然性,最后就理顺开发区运作的权力关系和制度设计提出了系列建议。该报告对理顺开发区与政区关系、解决开发区发展面临的制度困境和提升开发区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王丰龙教授报告
孔翔教授的报告主要结合对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的案例剖析,探讨了“区政合一”的管理体制改革对高新区创新体系的可能影响。报告主要聚焦于开发区管理体制变革对其功能提升的影响,并结合区域创新体系的相关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开发区由管委会管理模式向“区政合一”管理模式转型的内在逻辑及由此对区域创新环境和创新网络结构的可能影响。孔翔教授在报告中特别强调,开发区研究要突破以往主要关注特殊优惠政策的影响,而要更多反思整个管理体制变革的影响,这也有助于促进开发区研究由空间生产的短期视角回归地方发展的长期框架,从而使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更坚实的制度环境基础。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变革应该服务于更好发挥其使命和功能,就高新区而言,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效率就有助于更好发挥其促进高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特色职能。乌鲁木齐高新区的“区政合一”改革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要素集聚,提升了统筹配置国土空间资源和创新资源的能力,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造了有利的环境,但目前还未能真正促成高效的本地化合作创新网络。为此,有必要因地制宜,加快构建符合区域产业特色、文化特点的创新体系,积极促进各类创新主体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快提升合作创新效率。
孔翔教授报告
高恩新教授和张勇教授在论坛短报告环节分别以开发区主体赋权逻辑和开发区环境风险管控能力为重点,分析了开发区管理体制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高恩新教授的报告以“‘能动治理’:中国经济开发区管理主体的赋权逻辑”为主题,从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的角度,系统梳理了作为虚体治理单元和政策飞地的经济开发区管理主体如何赋权增能。他同时以上海浦东的三个开发区为案例,重点讨论了放权增能、尺度赋能和战略加能策略。高恩新教授提出,在中国刚性政府职责结构中,开发区管理主体主要通过“柔性手段”实现能动治理,解决了虚体治理单元和政策飞地功能定位造成的权力弱化,为理解中国地方经济增长和政府能动性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张勇教授主要从环境科学的视角,分享了多年来有关开发区环境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风险识别、风险评价以及风险管控机制等的研究成果。结合对上海化学工业区雨水风险管理的案例剖析,张勇教授重点讨论了开发区环境风险对开发区自身及周边地区发展的影响,强调开发区应通过源头削减、过程监控、末端管控环节,全面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高恩新教授报告
张勇教授报告
在点评和交流互动环节,滕堂伟教授对四个报告进行了逐一点评。他认为四位专家长期关注国家级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发展,从不同学科对开发区可持续发展这一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问题,开展了基于学科交叉的合作研究,并形成了创新性观点和研究成果,对突破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具有重要的积极价值。结合新时代上海开发区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专家们与参会人员重点围绕如何通过管理体制的改革增进企业的根植性、如何使周边居民纳入开发区治理主体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滕堂伟教授点评、交流互动
此次论坛聚焦管理体制优化与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沿问题,展示了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的魅力和价值。论坛不仅为与会者深刻反思我国开发区建设的历程、现状及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更重要的是为未来进一步深化对开发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认识创造了条件。与会教师和研究生纷纷表示,组织学科交叉论坛符合当前学术创新的内在要求,对于卓越学术成果的产出具有积极意义。大家都期待未来能围绕开发区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继续开展深入的跨学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