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8日上午,由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与科技处联合主办的文理跨学科系列论坛正式开始,第一场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朱志荣教授带领的团队策划,论坛主题为“神经美学研究”由四位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报告,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220余名师生在线观看、参与论坛直播。此次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王嘉军教授主持,并邀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汤拥华教授进行点评。
论坛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由四位嘉宾的作主题报告,第二部分是特邀嘉宾点评,第三部分是自由讨论。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吴瑞君教授在百忙之中特意参与论坛,并在论坛正式开始前发表了特别致辞。她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幸福之花先导基金项目的意义、规划、目标和特色,强调跨学科的建设需要以项目为平台和纽带来推动成果的产出。希望论坛在面向全校师生,同时也面向校外开放的过程中,能够给其他的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包括博士生提供一个机会共同学习。最后她希望参加交叉论坛的老师和同学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互相交流!并预祝交叉论坛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第一位发言的老师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副院长李先春教授。李老师分享的报告主题是“神经科学在美学研究中的尝试和运用”。李老师首先系统介绍了神经科学从解剖学起源开始的基础知识,同时通过动画放映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了大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李老师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向大家介绍了脑科学研究的基本技术和方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验提纲契领的介绍了神经美学的缘起和主要理论方法,指出神经美学可以借助于数学、统计学以及计算机智能科学的一些方法,寻找审美的内在规律。同时他指出,神经美学也面临着美的主观性和大脑结构的复杂性等困难和挑战。
第二位参与分享的老师是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蒋存梅教授,蒋老师分享的报告主题是“主体间性的神经机制:神经反应相似性的动态变化受到音乐结构的影响”。蒋老师在对前人研究的总结和梳理的基础上,向大家分享了实验室最近的研究成果——关注人们在聆听音乐时,大脑神经反应的相似性是否存在一个动态变化?这种动态变化是否受到音乐结构的一种影响?蒋老师的团队研究发现当音乐家在聆听自然音乐时,他们的大脑存在反应相似性的动态变化。而对于未接受过音乐训练的普通人来说,他们的大脑对音乐神经反应存在动态的相似性。这跟已有的研究成果也是一致的。大脑对音乐反应相似性动态变化受到音乐结构的影响,那也就是说主题材料相似的音乐结构,它诱发了相似的神经反应一致性。蒋老师的研究首次揭示音乐神经反应相似性的一个动态变化的机制,为哲学界主体间性的讨论提供了一个神经科学的证据。神经反应相似性随着音乐结构的变化而变化,这表明主体间相似的神经反应受到客体属性的影响,体现出客体与主体间存在理解的交互关系。
第三位参与分享的老师是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朱志荣教授,也即这次论坛的发起人。朱老师分享的报告主题是“中国古代山水画中虚实特点的实验研究计划”。朱老师首先谈到了在跨学科研究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他在对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虚实概念进行梳理介绍的基础上,指出对于叙事关系的实证研究是基于视觉的心理学和眼动的方式开展的。了解人脑对视觉信息的加工的过程,对人脑的高级心理的过程的处理,就是对眼动的运作方式的探测,去理解这个视觉主体的心理活动。不同的眼动行为反应可以揭示出个体对视觉的注意特征。在实验的设计和操作中也充分考虑到不同的教育背景的人,在审美过程中不同的视觉感知特征和审美偏好,以作为美育的一个有效性的实证依据。同时,朱老师解释了对中国画的选择主要源于它的特殊性,这有助于把中国传统文化的有价值的东西呈现给世界,也有助于对这些内容进行验证、评价、分析。
第四位参与分享的老师是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的思想文化研究中心的胡俊老师。胡老师分享的报告主题是“中国山水画的审美神经机制分析”。胡老师首先对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并进一步将具体的中国传统山水画作品与西方绘画作品进行比较,从两种绘画艺术的色彩、线条、透视的对照中,关注两者在神经美学研究中的特色与差异,并重点强调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神经审美神经系统,从中西对比中关注中国绘画审美独有的神经机制。胡老师强调,所有脑区对颜色的识别都是在对物体的识别之前。我们先识别颜色,再识别这是什么。西方油画,虽然色彩表现力很丰富,但是它也带来了物体识别的视觉处理的复杂性,让人更多的花费时间停留在物体的表象之上。但是如果颜色只是木色,如中国传统山水画,我们对物体的识别更加快捷,增加了这种神经加工的流畅性和审美愉悦性。同时,中国传统绘画审美更能够带来放松游离的精神状态,所以会有神与物游的沉思体悟。
在四位老师的精彩发言之后,论坛特别邀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汤拥华教授对四位老师的发言进行点评。汤老师在对李先春老师发言的点评中总结出了神经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特点,即实证的逻辑、实验方法、项目运作及英语写作特征。汤老师同时谈到神经美学的自我反思,认为整个神经美学研究对美学产生的一个贡献,可能不是把一些原来就认为是事实的东西简单相加,而是对双方都会进行反思其所存在的某种可能性。在对蒋春梅老师报告的点评中,汤老师谈到如何去构建起一个神经美学研究的可能性。他认为蒋老师的研究启示了我们神经美学的研究既可以是一个在主体基点上的拓展,同时也能进一步思考我们原本就存在的美学问题,在实验数据中寻找认同和共鸣。在对朱志荣老师报告的点评中,汤老师认为虚实问题是一个看起来非常玄虚的问题,是否可以落实到某种眼动特征,这是一个特别惊人的思路。这个思路对一些人来说具有醍醐灌顶的作用。这种学科融合研究能够为相关的美学学科带来良好的示范。在对胡俊老师报告的点评中,汤老师认为胡老师的研究虽然显示出非常好的实验美学前景,但它本身并不是完全是在做实验,它实际上是以神经美学的事实术语和想象重构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话语。它是以神经美学的术语置换了我们原来的一些谈论价值。如果进行充分的展开,到达它所应该到达的地方,我们就会有一套特别新颖的方式去研究和欣赏中国山水画,进而上升到对中国文化的自我认同。最后,汤老师对此次论坛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并对神经科学的发展提出新的追问和期待。
最后,论坛进入了自由讨论环节。来自中国社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老师和其他的听众都进行了热烈讨论,嘉宾老师也就神经美学是揭示引导审美者趋同的审美,还是平衡审美的规律?是揭示一些共同的规律,还是追求进一步的创新?未来的智能机器有没有可能按老师的神经逻辑理论去评判审美?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积极的回答和探讨。主持人王嘉军老师也在最后进行了总结,期待跨学科融合的神经美学能在这种真正实证精神、科学精神中获得新的突破、取得新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