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教授学术报告会第3场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胡晓明老师主讲,点评嘉宾是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文学院教授李建中老师。2022年4月20日下午两点,胡晓明老师以腾讯会议线上方式,作了题为《当“良知”遇到〈自私的基因〉——〈论语〉新解》的精彩讲座,校内外数百名位师生参与了讲座活动。
讲座伊始,胡老师提出他的一个新的大胆的尝试,即把儒家的思想跟现代科学放在一起,让传统文化和古典文明接受西方的挑战,进行中西方的学术交融与碰撞。《自私的基因》认为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生命在内都是最根本的东西是基因的自我复制,为了更好的繁殖。面对部分人认为现代基因科学的研究和儒家人性论的不相干的论断,胡老师回应说这两者必然是有一定相关性的,若认为生命的本质只是基因的复制和繁衍,那我们父母与孩子、亲朋与师生之间的感情变可有可无,孝道也无所谓有无,文化、理想、道德,这东西都成为虚妄。针对这个问题,胡老师将分三个层面展开论述。
第一是问题意识的串联,提出问题,良知是一个预设,还是一个呈现?儒家的人性论面临着来自现代社会的四项挑战:私有制的挑战、“现代的铁笼”、现代非理性主义和现代科技对人性的看法。鲁迅先生也曾批评中国人的两个字,“瞒”和“骗”,他认为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又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面对诸多质疑,胡老师先给出结论,不是“瞒”和“骗”,并举出孔子的故事、孟子的故事、杜子春的故事三个例子作为例证。又兼引现代诗《只有“妈妈”是通用语》和鳝鱼、穿山甲和大象的动物界例子证明人性和动物性具有相同的爱心、本能和情感,不同的是动物的本性是弱肉强食的。动物的爱只是本能,儒家将其提升为心性,即道德。
第二部分胡老师提出“仁”的五个性质,即一是生物性,与动物同具的本能,不要贬低了动物的善根;二是本根性,与生俱在的人性,持久而超越的亲心;三是普遍性,人人皆有的初心。性相近。人之初,性本善;四是感通性,将心比心,同情共体,痛痒相关,命命相连;五是向善性。朝向端然正大、合理近情的生命。儒家所倡导的仁爱,便是从来自血缘的亲亲之爱,到爱他人。儒家的“心”既有尊重生命之义,也包含着让周围人感到温暖、有情、谦和、喜乐的心。儒家的“仁”既有低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一面,也有积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一面。我们当下,除了古代社会的“血缘”、“地缘”、“学缘”“乡缘”,尤其是疫情背景下还有 “区缘”、“楼缘”。基因也不完全是自私的,也有利他的一面,为了更好生存,人性不等于基因,还有道德与社会的一面。
第三部分胡老师讲的是回应现代,并再认中国传统的核心价值。胡老师逐次介绍了西方另外一幅人性图景,康德的道德哲学、布伯的“我-你”伦理学、马斯洛的人本心理学、社会生物学的新论、认知心理学的进展、人类学的进展。并通过对《郭店楚简》儒家经典的诠释和王国维梁启超对“报”的解读引出了儒家的人性图景与未来社会。胡老师总结出,关于人性善还是人性恶,其实有三种“真”,客观的真、主观的真和主体间的真。人性恶是条件的,不是根本的。传统古老的中国思想,不仅没有被打败,而且既是对现代价值的批判反思,也是对现代价值的重新认识。
胡老师在讲座最后谈到,通过这个讲座,我们可以重新认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重新认识现代社会的人性图式、重新认识人心与人性的三重性(生物、道德、社会)、重新认识国家、文化、人文精神和重新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以及我们的使命。
李建中老师最后对胡老师的讲座进行了精彩点评。李老师谈到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和《论语》可以做一个“硬币”的比喻,有其正面和反面。《自私的基因》就是“硬币”,既“自私”又“合作”,单单注重一面都不能存活。《论语》亦有两面,一面是“仁者安仁”,另一面是“智者利仁”。“仁者安仁”,仁者从这个行仁爱当中获得一种安宁,获得一种平静或者一种享受。“智者利仁”是聪明的人在学习或者行仁义过程中,他实际上是是能够获得利益的,是能够获得他的私欲的。胡老师的讲座就是在找中西方的一个弥合点,但我们发现,这个弥合本身就是一体的,一枚硬币的两面,本为一体,二分只是阐释的需要。李老师补充到亚当斯密不仅是一个经济学家,更是一个伦理学家,他的代表作是《道德情操论》。弗里德曼评价说,不读《国富论》不知道什么叫利己,读了《道德情操论》才知道利他才是问心无愧的利己。利他和利己也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可分的。
胡老师的精彩讲座和李老师的点评都给在场听课同学不少的启迪和发现,为听者对于生命的看法与社会关系图式的认知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