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一般项目“生态批判的中国问题与中国经验”中期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19-11-17浏览次数:183

20191114日,国家社科一般项目生态批判的中国问题与中国经验在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办公楼201办公室举行中期沙龙,沙龙由课题负责人王茜主持,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师成玮、虞又铭、蒋向艳、李清宇、文娟、金志军、俞玮奇等参加了沙龙。沙龙以“自然面容为题,课题负责人向大家报告了项目的最新进展情况、已取得研究成果和研究中的问题。“自然的面容王茜近期写作的一篇研究论文,主要是将列维纳斯基于面容理论的伦理学理论应用到生态伦理领域中,反思了当前生态伦理中的同一化倾向,并提出生态伦理应当从个体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的处身性经验出发, 消除功利主义生态伦理以人衡量动物或者生态整体主义伦理观忽视具体生活情境差异性的不足,使生态伦理由“自我他者”转向“他者自我他者”的思考路径,从人赋予非人类他者伦理地位的介入式生态伦理转向一种人最小限度地干预非人类他者的消解主义式生态伦理。这就意味着以培养人的健全感性为目标的生态美学有可能成为生态伦理的基础,而如何理解自然的面容以及如何培养观看自然的面容的能力则是生态美学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生态美学应最终指向伦理的维度。

国家社科一般项目“生态批判的中国问题与中国经验”中期沙龙举行

王茜认为,中国的生态美学和生态批评研究一方面不能总是停留在对西方生态文化理论的一味追随中,另一方面也不可能完全排斥西方的哲学美学理论。列维纳斯的理论虽然并不直接涉及“生态”问题,但他为思考“他者”这个具有普遍文化意义的主要话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可以为我们在研究中国文化经验里的人与非人类他者的关系时提供启发,可以由此提出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比如,在中国的文学文化文本中,动物及其它非人类他者的形象是如何呈现的?由这种形象可见,他者的差异性在文学书写中被如何同化或者如何保留?这种对待他者和差异性的态度是否依然在我们的文化经验中延续着?研究者将基于中国自身的文化传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研究结论则可以作为生态美学和生态批评的中国经验。

从更具有普遍性的哲学文化立场出发思考生态问题,用依据当代哲学、美学、伦理学发展的新视角和新视域提出的问题意识去研究中国的文学文化文本,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西方生态理论的新名词和新术语的一味追随中,才能生态批判研究在立足于本国文化经验的基础上深入下去并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成果。这也是项目负责人通过此次沙龙进一步明确的思路,在后续的研究中,研究者将基于当代哲学美学研究的新进展明确生态批判的问题意识,课题也将在现代问题意识和理论视野的观照下,对中国文化经验中如何处理人类与作为他者的非人类自然事物的关系进行重新阐释为主要内容。

在沙龙中,各位老师也针对课题提出里问题和宝贵建议。


图文|王茜   编审| 史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