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7日晚,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樊小玲副教授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汉语教科书中国形象传播的话语路径与策略研究”预结题沙龙在腾讯会议举行。上海市社会科学院胡键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话语生态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胡范铸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叶军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甘莅豪副教授等参加了此次沙龙。
项目负责人樊小玲首先就结题材料进行了汇报,对项目预期研究计划执行情况、资料收集和数据采集情况、成果研究内容及方法、创新程度、突出特色、成果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成果存在的不足及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等内容进行了陈述:
课题搭建了实证支撑——理论阐释——策略设计的全景式框架。首先明确了汉语教科书是“中国形象”极其重要的叙述者和传播载体的功能地位;其次针对“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区域中代表性国家典型性汉语教科书中多模态形式中国形象的呈现状况进行了多维度的挖掘;然后引入身份认同与知识生产,提升汉语教科书与国家形象建构关系研究的理论层次,将中国形象在教科书中形式呈现层面推进到背后社会场域与教科书场域文本互构的实质互动层面;最后,在前文对汉语教科书与中国形象建构与传播的实证与理论阐释后,提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汉语教科书中国形象传播的创新策略。
课题还引入了多元有机的理论工具。首先,引入语言学情感分析的话语分析法,将汉语教科书编者对于学习者之于“中国”这一意象的引导和建构过程形象化、具象化,并对其塑造学习者的“中国”认同过程进行了可索引性话语过程、局部语境化话语过程、关系过程话语过程和范畴化话语过程分析;其次,引入语言学互文分析方法、语义网络分析法与多模态话语分析方法,集中探讨不同语码、不同模态、不同体裁在语篇中的语义功能和结合的方式与效果,从互文性的角度全面考察汉语教科书构建中国形象的呈现方式;再次,引入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热点理论工具:身份认同和知识生产,阐释汉语教科书中中国形象知识生产的状况,揭示教材中中国形象知识呈现的话语机制提升了汉语教科书与国家形象建构关系研究的理论层次,从质的层面探讨中国形象构建本质上是社会场域中的观念和意识形态与教科书场域文本互构的结果。
课题采取了实证与理论有机融合的研究取向。一方面,课题前期进行了大量的教科书调研,建立数据库,并对典型教材进行了筛选。力争将汉语教科书与中国形象建构与传播分析建立在大量典型汉语教科书图文语料的实证分析基础上,避免单纯在理论层面抽象讨论汉语教科书在中国形象建构与传播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则在实证基础上从身份认同及知识生产角度在理论层次探索汉语教科书与中国形象之间互构的机制、规律,从而在质的层面讨论复杂社会-历史背景下,教科书中国形象变迁发生的由来及与华人身份认同及社会知识生产之间的内在关系和互构机理,探讨特定的社会背景与汉语教科书中国形象变迁的有机关联,从而掌握未来汉语教科书中国形象的最优呈现方式及策略。
与会专家对于课题予以了充分地肯定,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建设性意见的讨论。叶军教授和甘莅豪副教授认为,这一课题所选定的研究领域既不是传统传播学,也不是传统语言学的成熟领域,而是一片崭新的理论田野。课题组进行了诸多开创性的探索与试错性研究,研究框架的搭建和理论工具的选择都具有极强的探索性,希望本课题实证与理论有机融合的研究取向可丰富传播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视野,创新的研究视角可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引导性作用。胡键教授认为,该课题研究中情感分析和意见挖掘的方法使用是一大亮点,研究的成果超过了预期目标,建议将最后一章研究结论的某些部分进一步深化。胡范铸教授则对在此课题基础上开拓新的课题、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进行了建议。
课题负责人樊小玲对与会专家表示诚挚的感谢,并表示接下来会在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展开下一步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