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9日下午,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及国别史专项”资助项目“步虚词及其吟线谱复原研究”(2018VJX057)在理科大楼A204室举办开题沙龙。项目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罗争鸣教授组织了这次学术沙龙,华东师范大学蔡林波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曹凌、上海社科院文学所许蔚博士,以及在校的博、硕士研究生出席会议。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及国别史专项专项资助项目“步虚词及其吟线谱复原研究”举开题沙龙举办
“步虚词及其吟线谱复原研究”立项不久,举行本次学术沙龙希望能够尽早听取相关专家在宗教科仪、音乐与文学方面的经验和建议。罗争鸣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本项目的主要内容。本课题以道教步虚词为主要研究对象。步虚词是道教科仪中的仪式歌词,其起源、形成和发展涉及灵宝经的构成、佛教梵呗的传入、音乐记谱和五言诗的成熟过程等多个问题领域。项目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步虚词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第二部分是《玉音法事》“吟线谱”的探索,这种独特的记谱方式有过个别研究,但还没有终解,希望可以通过分类归纳“衬字”找到其中的规律。第三部分是步虚词的辑校,计划辑录历代创作、流传、使用的步虚词文本,并进行校订。研究的难点在于《玉音法事》吟线谱的解读,可能需要结合步虚仪节中使用的音乐展开研究,另外,在搜集历代步虚词之时,可能需要进行田野调查来搜集当代民间仍在使用的和新出的步虚词。罗争鸣教授简单介绍了项目准备情况,希望在场专家学者能够指出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提供线索。
《玉音法事》“吟线谱”
与会人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从自己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经验出发,充分考虑各方面情况,提出了非常有建设性的建议,学术氛围浓厚。几位老师都认为需要收集步虚音乐进行分析研究,但需要注意这种唱诵的音乐地方性很强,与民间戏曲歌谣联系紧密。许蔚老师曾在一些步虚仪节抄本中见到类似“吟线谱”的曲线符号,有可能是相配的乐谱。他提到,不仅要关注宫观中仪式的唱诵,有时火居道士唱的曲调也很重要,更具民间性,火居道士很多都用工尺谱。但要注意有时田野调查采集来的东西也不一定可靠,需加以辨别。另外台湾的李勉曾做过宋词古乐的复原研究,可以参考。
与会人员展开讨论
蔡林波老师认为步虚仪节的出现很可能早于文献记载,应该关注其早期形式,结合楚地民歌、宫廷舞蹈仪式等展开研究。有时民间戏曲也用于法事,可能戏曲腔调的来源本身就与道教有关。另外“吟线谱”的符号可能和真形文存在联系,符号和字是一体的,可以参考研究。他建议可以做一两个道教科仪的个案,分析步虚仪节在其中的情况,但不需要太多。
曹凌老师建议在收集步虚词文本时首先要对步虚词进行界定,确定用在步虚仪节中的文本是否都算“步虚词”,有时在具体仪式中也存在使用混乱的情况,需要具体分析。并提到吕锤宽曾记录台湾道教仪式唱诵的情况,有一派是把字音拆成韵头、韵腹、韵尾来唱,可能与“吟线谱”中的衬字有关,可以结合音韵学进行分析。另外在讨论步虚词的起源时,最好不要过多涉及现在学术界争议很大的新旧经的出世问题,容易引起争论,建议以陆修静所制科仪为基础进行讨论。步虚仪可能有两个来源——佛教的旋绕诵佛和模仿天上仙真聚会步玄。步虚的开端就是灵宝经,再往前追溯意义不太大。步虚词的产生和步虚仪式有紧密的联系,应该把这个定义规范化。
经过热烈的探讨,充分的交流,大家对课题展开有了更明晰的想法,解决了一些关键问题,了解了更广泛的资料来源,收获颇丰。
供稿|吴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