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董蓓菲教授主持的哲社课题“从文化认知到文化体验:中小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教育范式研究”学术沙龙在文科大楼914会议室举行。此次学术研讨的主题为“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出席沙龙的有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意如、教师教育学院语文专业硕博士生,以及上海双名工程攻关计划樊裔华工作室的15位教师。
上海社科规划一般课题“从文化认知到文化体验:中小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教育范式研究”学术沙龙举行
沙龙伊始,松江区语文特级教师樊裔华介绍了“小学统编版语文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图谱”研究的阶段成果。樊老师从研究设计、文献综述和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梳理三个方面作了阐述。并就研究路径、预设成果及其呈现方式做了说明。樊老师解读了小学语文统编版教科书中传统文化资源采集的过程、手段,运用教科书资源实施教学的课堂教学实录、专家评析和不同文体教学的基本路径。她说:上海作为五四学制地区,小学语文教科书只有一至十册,他们主要从文本内容和插图两大途径搜索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文本内容中又细分为传统文学类、汉语言文字类两大类型。对所搜集的教科书资源按传统文化教育目标分为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三大主题予以编码和分类。
针对“小学统编版语文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图谱”研究的阶段成果,与会成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董教授充分肯定了该选题的前瞻性和现实针对性,以及课题研究的框架与路径。但质疑源自教科书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资源的梳理、归属的适切性,如将《口耳目》这一课的插图作为传统文化资源与该课教学目标的一致性问题。董教授认为,语文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应基于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参考书、教科书的单元导语、课后的练习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基准。教科书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应为教学目标服务,基于目标的教学要剔除冗余的信息和资源。语文课程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和教学是在常规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做加法”:适时融入文化教学,而不能忽视或无视语文教学目标、本末倒置。王意如教授强调课题组应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界定,并关注语文课标对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区分,如从时代年限加以划分,辛亥革命之前的文化统称为传统文化。王教授建议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目标与手段、方法的关系。随后大家围绕《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颐和园》、《赵州桥》等描写景观、旅游胜地的课文的文化内容归属,展开激烈的讨论。
在进入语文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路径和方法主题研讨时,有老师提出不同文体的文化内容教学应存在差异。也有教师持异议,认为教科书文化内容教学的差异不在于文体,而应基于语文课程教学领域:识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活动。在听了三位老师们对童谣、寓言故事、神话三种文体教学路径汇报之后,大家达成共识:表面看,不同文体的文化教学路径存在差异,但深入思考,这种差异不是文化内容教学的差异,而是文体教学一般教学原理的不同。因此,从语文课程教学领域来探索教科书文化内容教学更具可行性。
沙龙最后,樊老师总结了现阶段研究的不足,例如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等同于与德育教育内容,对写作教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挖掘有待加强等。董教授则肯定了课题组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建议大家在第一阶段——搜集教科书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开展第二阶段的深入分析——以批判性阅读的视角,对所搜集到的教科书文化资源做二次开发,完善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沙龙结束前,董教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小学生清单习作》系列丛书赠予与会老师,帮助课题组从作文教学领域挖掘教科书传统文化资源。课题组老师们欣喜地表示期待下一次的学术交流与思维碰撞。
文|龚晓雨 图|罗婷 编审|史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