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铁崖墨香,传江南文渊——我校江南文化研究院亭林基地持续发力

发布时间:2020-11-17浏览次数:291

1110日,由我校江南文化研究院协办的品铁崖墨香,传江南文渊”——“杨维桢杯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在金山区亭林镇开幕,围绕品铁崖墨香,传江南文渊主题纪念元末江南诗坛领袖杨维桢,共计展出全国书法名家作品70余件。

活动当天,亭林镇正式与华东师大江南文化研究院正式发布合作项目。双方自去年9月共同筹建华东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院亭林基地以来,不断发扬华师大作为双一流A类高校的江南文化、综合学科优势,挖掘亭林镇丰富的文化资源、历史人文底蕴,助力打造亭林特色品牌、打响金山文化品牌。本次活动还邀请了高校专家学者、全国书法名家、浙江绍兴诸暨地方单位和金山区相关单位负责人,围绕杨维桢的书法及文学成就开展对话研讨。我校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吴瑞君、副院长吴文钰,中文系终身教授胡晓明、美术学院书法系主任张索、美术学院崔树强等出席本次活动。

“金山亭林作为良渚文化发祥地之一,拥有独特的非遗文化和历史古迹,历史文化遗产散发出无形的吸引力。”金山区有关领导介绍道,“我们希望通过历史文化名人主题活动,讲好先贤故事,延续城镇历史文脉,保留历史文化记忆,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实现‘两区一堡’的战略定位,推动江南文化、海派文化融合发展。”

 

杨维桢与“江南第一松”

杨维桢(12961370年),字廉夫,号铁崖,别号铁笛道人,东维子等,居元末诗坛领袖地位,其诗作称铁崖体。他的七古歌行,好驰骋异想,运用奇辞,眩人耳目,其风格纵横奇诡,在明初有文妖之讥。杨维桢又善行、草书法,形成了奇崛峭拔,狷狂不羁的独特风格,他晚年的行草书,恣肆古奥,狂放雄强,显示出奇诡的想象力和磅礴的气概。

“书法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承载着中国文化的审美意趣。”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丁申阳表示,“杨维桢的书法能将章草、隶书、行书的笔意熔于一炉,并加以发挥,是壮美的典范,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元至正十年(1350年),杨维桢到亭林游野王读书台(今亭林八景之一的读书堆),正逢其五十五寿辰,乃亲植罗汉松以志寿庆,又称铁崖松。此后,他居于亭林东街(今复兴东路),以文会友,交往甚广,铁崖松下书香扑鼻,读书习文蔚然成风。670多年后,在亭林老街古松园内,杨维桢亲手栽植的罗汉松依旧古朴苍劲、绿郁葱葱,被誉为江南第一松。据考证,杨维桢居于金山期间,为金山至少留下传世文章33篇、诗词24首。

 

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会

据悉,20199月,亭林镇举办上海·金山顾野王文化主题研讨活动,通过复修亭林书院、建顾公广场、举办专题研讨及文化展示等,纪念顾野王诞辰1500周年。今年,亭林镇继续深化传江南千年文脉,书人文不朽华章主题,围绕见贤思齐、以文化人新时代文明实践目标,举办杨维桢杯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系列活动。

在良渚文化的熏陶下,亭林这方文化厚土,涌现出了顾野王、杨维桢、钟天纬、孙雪泥等众多文人雅士。金山区亭林镇党委书记张伟东表示,今年的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系列活动是亭林镇历史文化名人主题活动的第二季,我们希望通过举办这类活动,让大家更加了解亭林历史文化名人,进一步提升亭林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