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场校级学术讲座:李斌研究员谈“《女神》与五四时代精神”

发布时间:2019-11-26浏览次数:506

20191121日晚六点,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研究员、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秘书长李斌来到华东师范大学,为大家带来以“《女神》与五四时代精神”为主题的精彩讲座(2019年百场校级学术讲座第151场)。讲座由中文系张春田副教授主持。

李斌研究员谈“《女神》与五四时代精神”

李斌研究员认为《女神》与《呐喊》同样是五四新文学的代表作,后者研究较为充分,而前者研究成果寥寥,《女神》的文学价值值得重新审视。他首先梳理自《女神》出世至今,近一百年来闻一多、穆木天、周扬、臧克家、茅盾对这部诗集的高度评价,并进一步探讨《女神》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与郭沫若“个人体验”的复杂关系;《女神》为什么更为出色地表现了五四精神。他认为《女神》标志着中国“现代感受能力”的诞生,《女神》体现出集创造与毁灭于一体的现代“主体”的生成。

郭沫若与现代学院体制有着内在的紧张关系。现代学校通过日程表对学生进行身体规训,通过课程设计对学生进行精神规训,郭沫若作为曾经非常叛逆的学生,在日本这种高强度规训下非常压抑,这种内在时间意识与现代时间意识的紧张体现在《壁上的时钟》一诗中。

郭沫若对资本主义贫富分化的体验刻骨铭心。他在《女神·序诗》中自称是“一个无产阶级”,因为他在日本求学时经济拮据,漂泊无定,他诅咒私有制,同情农民,排斥消费主义,内心的焦灼又恰恰与对于日本工业化奇观的赞美构成一组矛盾。

除此之外,郭沫若在日本国民教育的刺激下激发起强烈的民族主义感情,但这种感情超克彼时中国爱国志士狭隘的民族主义,是一种通向国际主义的爱国主义,是郭沫若后来走向马克思主义的潜在途径。

对死亡的描绘、对大自然的讴歌、对任何秩序的拒绝(写实主义、诗歌格律、团体组织等),使得郭沫若的诗作表征着基于现代性体验的文学感受能力,并汇入“世界文学”的大合唱中,在这一意义上,詹姆逊关于第三世界文学是“民族寓言”的说法值得商榷。

郭沫若深受王阳明影响,从阳明心学中汲取自强不息的奋斗主义养分,日本受到的解剖学训练从反面激发郭沫若对生命的热爱,而对于“匪徒”的歌颂,代表着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新的主体的诞生,这一具有“破坏”能力的主体,构成二十世纪革命中国主潮中的最强音。

在与同学交流过程中,李向同学们介绍了郭沫若研究的现状与未来的可能性,针对社会上对郭沫若虚妄的抹黑予以正本清源的回应。在同学们发散性地联想到一些问题之后,李斌研究员指出现代文学存在“冷热不均”的情况,呼吁大家多多关注那些罕有人关注的优秀作家,以期丰富现代文学的研究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