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场校级学术讲座:汤勤福教授谈“集权礼制的变迁阶段及其特点”

发布时间:2019-10-30浏览次数:205

2019年10月22日下午,在章义和教授的主持下,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所汤勤福教授在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以《集权礼制的变迁阶段及其特点》为题,为部分历史系师生作了一场精彩讲座。本场讲座为华东师范大学百场讲座第109场。

汤教授首先回顾了近十年来中国礼制史的研究现状,认为学界出现了礼制史研究的一个小高潮,其表现为相关课题多、参与研究人数多、研究成果佳作频出。但是,汤教授也指出当前研究的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具体礼制问题研究多而相关理论研究较为薄弱。例如,贯通性的礼制史著作对中国礼制史发展阶段,大致基于中国古代史断代来划分,缺乏礼制史变迁的自身特色。汤教授认为,应当深入研究礼制史发展有其自身特点与规律,重新划分中国礼制史发展阶段。

汤教授在讲座中主要讲述了集权礼制的特征及其四个变迁阶段。他认为:就中华礼制发展的礼制形态而言,秦统一之后到1949年之前的国家礼制形态为集权礼制。所谓集权礼制,是依附于封建专制主义政体、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儒家思想为理论指导、以吉嘉军宾凶五礼为外在形式、凸现君主集权、强调贵贱等级的一种礼制体系。集权礼制可划为四个变迁阶段:秦统一至隋为集权礼制形成及初步发展阶段;唐宋为集权礼制鼎盛阶段;元明清(道光之前)是集权礼制衰变阶段;道咸以降至民国是集权礼制向现代礼制的转型阶段。

汤教授对集权礼制不同阶段的突出特点进行了重点阐释。如短暂的秦王朝初步建立起一套尊君抑臣之礼。两汉儒家学者“推《士礼》而致天子之说”,礼学思想的发展对礼制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并奠定了后世礼制构建的理论基础。西晋创建了五礼体系的礼制体系,是中华礼制构建的重大突破;东晋南北朝表现为中原礼制与少数民族礼制的激烈碰撞与交融。唐宋礼制建设突出表现是:鸿篇巨制礼典的编写和哲理化的礼学理论,使集权礼制进入鼎盛阶段,同时礼制下移又促进了中华礼仪的广泛传播。元朝在推行中原礼制时,坚持其民族礼仪,形成蒙汉礼制混融为特色的礼制,如在行用年号和国号、祭天、祭祖、庙制等礼仪方面都与汉式礼制存在很大差异。明朝洪武时期摒弃“胡礼”,恢复汉式礼制,嘉靖时期的大礼仪之争,都是加强专制主义集权礼制建设的重要表现。清代在顺治入关前带有浓厚满族色彩,如行用称汗礼、祭葬礼、抱见礼等;顺治入关后到乾隆朝《大清通礼》修成前,表现为吸收明代汉式礼制,力图绍续中华“礼统”,同时也没有放弃行用满族礼仪。《大清通礼》纂修完成,宣示了帝国礼制的重新塑造,最终形成满汉合璧的礼制体系。道咸之后,中华传统礼制受到西方文化的挑战,清政府被迫进行“礼制改革”,实际仍然顽固守旧。民国伊始,南京临时政府曾废除一些旧礼,袁世凯帝制复辟、北洋历届政府的礼制“变革”都是他们玩弄政治的把戏。北伐战争胜利后,南京民国政府推行礼制改革,但以五礼为体系的《中华民国礼制》(草案)和《中华民国通礼》(草案)并未完成向现代礼制的正确转型,但却标志着传统的五礼制度的终结。

在讲座最后,汤教授指出,集权礼制有自身的发展逻辑,四个变迁阶段各有特色、不可混淆,并认为:不但礼制史研究要注意其自身发展规律,其实对中国古代一些专门制度、专门史研究,也需要按照其本身发展趋势的独特发展规律去研究,不能千篇一律地照套中国古代王朝兴亡史,否则就难以真正弄清它们演化的规律和趋势。黄纯艳教授对汤教授的讲座进行了评议,认为这场讲座梳理了秦统一之后中国礼制发展史的复杂线索,形成了一家之言,学术视野广阔,学术精神认真,值得在座师生学习。